維生素A中毒症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wéi shēng sù A zhòng dú zhèng

2 概述

人體攝入過量的維生素A可引起中毒綜合徵,稱維生素A中毒症(Vitamin A toxicity)。最早報千於十六世紀九十年代,北極探險者食北極熊肝後數小時發生頭痛嘔吐嗜睡等症,因人及動物體內的維生素A90~95%貯於肝臟。近年國內由於濫用維生素A濃縮劑,產生中毒症狀者不斷增多,主要系因家長缺乏合理應用維生素A的知識,認爲用量越多越好,醫務人員亦缺乏警惕性,值得引起重視。

3 診斷

除上述病史、症狀及體徵外,X線檢查對本病確診有特殊價值,表現爲管狀骨造型失常,骨質吸收骨折;骺板改變及軟組織腫脹;骨幹處骨膜下新骨形成;顱縫增寬,前囟飽滿擴大。

腦脊液壓力增設,可達2.55kPa(260mmH2O),細胞和糖在正常範圍,有人發現蛋白降低或正常偏低值。如檢查血清維生素A,常達1,000~6000μg/L以上。

4 治療措施

維生素A中毒症一旦確診,應立即停服,自覺症狀常在1~2周內迅速消失,但血內維生素A可於數月內維持較高水平。頭顱X線徵象可在6周~2個月內恢復正常,但長骨X線徵象恢復較慢,常需半年左右,故應在數月內不再服維生素A,以免症狀復發。應用濃魚肝油維生素A製劑時,不可超過需要量。必須用大劑量時,應嚴格限制用藥時間,避免產生中毒症。有人報道孕婦在早期服用維生素A過多,可致流產胎兒畸形,因此,孕婦服用量每日不宜超過5,000IU。

5 臨牀表現

維生素A中毒症可分爲下列二型:

1.急性型  由於患兒對維生素A敏感性有個體差異,以及肝臟維生素A儲存量不同,中毒劑量可有較大的差異。一般維生素A注射300,000IU,可於數天內產生中毒症狀。表現爲食慾減退、煩躁嗜睡嘔吐前囟膨隆、頭圍增大、顱疑裂開、視乳頭水腫等。顱內壓增高在急性型常見,似因腦脊液量增多或吸收障礙所致。患兒如無神經系統感染徵易用,突然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結合攝入大量維生素A病史,信用維生素A症狀迅速消失,診斷可以確立。

2.慢性型  維生素A用量達每日數萬單位,如嬰幼兒每日攝入維生素A每公斤體重1500IU,可於數日後產生中毒症狀。早期出現煩躁、食慾減退、低熱、多汗、脫髮、以後有典型的骨痛症狀,呈轉移疼痛,可伴有軟組織腫脹,有壓痛點而無紅、熱徵象,以長骨四肢骨多見,由於長骨受累骨骺包埋,可導致身材矮小。部分病例有顳部、枕後部腫痛,可誤診顱骨軟化症。顱內壓增高症狀頭痛嘔吐前囟寬而隆起、顱骨分離、兩眼內斜視眼球震顫複視等爲此病的另一特徵,但較急性型少見。此外,尚有皮膚搔癢、脫屑、皮疹、口脣皸裂毛髮枯乾、肝脾腫大、腹痛、肌痛、出血腎臟病變,及再生低下性貧血白細胞減少等。血鹼性磷酸酶多有增高。國外曾報道長期肝脾大可致肝硬變,門脈壓增高,甚至死亡。

6 預防

北京市應用維生素AD強化牛奶餵養嬰兒,有效地預防維生素A不足,同時未見維生素A過多的症狀

治療維生素A中毒症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