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發佈通知
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髮乳腺良性腫瘤等普通外科21個病種臨牀路徑的通知
衛辦醫政發〔2011〕8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爲貫徹落實《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國辦發〔2011〕8號)中有關要求,根據臨牀路徑管理試點工作的整體部署,我部組織有關專家研究制定了乳腺良性腫瘤、原發性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甲狀腺良性腫瘤、甲狀腺癌、膽囊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膽管結石(無膽管炎或膽囊炎)、膽管結石合併膽管炎、原發性肝細胞癌、肝門膽管癌、細菌性肝膿腫、胃癌、脾破裂、胰腺癌、胰腺假性囊腫、腸梗阻、小腸間質瘤、克羅恩病、腸外瘻、肛裂、肛周膿腫等普通外科21個病種的臨牀路徑。現印發給你們,請各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結合當地醫療工作實際,依照我部印發的臨牀路徑文件,指導各試點醫院制訂具體實施的臨牀路徑,並及時總結試點工作經驗,將有關情況報我部醫政司。
聯繫人:衛生部醫政司醫療處 鄧一鳴、胡瑞榮、焦雅輝
電 話:010-68792840、68792097
郵 箱:mohyzsylc@163.com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4 臨牀路徑全文
4.1 一、胃癌臨牀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4.1.1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胃癌(ICD-10:C16)
行開腹標準胃癌D2根治術(ICD-9-CM-3:43.5-43.8伴40.59)。
4.1.2 (二)診斷依據。
根據《胃癌NCCN臨牀實踐指南(2010.v2版)》及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及《黃家駟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
1.症狀:早期無特異表現,隨着疾病進展出現上腹部疼痛、食慾減退、消瘦、乏力、噁心、嘔吐、嘔血、黑便,晚期出現明顯的梗阻、消化道大出血、腹部腫塊、左鎖骨淋巴結腫大等。
2.體徵:早期胃癌無明顯體徵。上腹部腫塊、直腸前觸及腫物、臍部腫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均是胃癌晚期或已出現轉移的體徵。
3.化驗:血紅蛋白下降、大便潛血陽性、腫瘤標記物升高(CEA、CA199、CA72.4、CA24.2等)。
4.影像學檢查:上消化道鋇餐顯示充盈缺損;腹部增強CT提示胃壁增厚、與周圍臟器組織關係;盆腔超聲輔助提示有無盆腔轉移;電子內窺鏡檢查明確病變位置,並病理活檢提示惡性腫瘤;超聲胃鏡明確腫瘤胃壁侵潤深度。
4.1.3 (三)選擇治療方案的依據。
根據《胃癌NCCN臨牀實踐指南(2010.v2版)》及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及《黃家駟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7月,第7版)。
1.根據檢查結果,評定術前分期;
2.根據術前分期情況和患者身體狀況,進行多學科小組評估,身體狀況良好,腫瘤可切除:
(1)T分期爲T1b,且無遠處轉移(M0)患者的治療方案:標準D2手術;
(2)T分期爲T2或T2以上,M0的患者,其治療方案:標準D2手術、新輔助化放療+ 標準D2手術、新輔助化療+標準D2手術;
3.根據術後病理結果決定術後治療方案:
(1)T1b,N0,M0:臨牀觀察,隨訪。
(2)T2,N0,M0:臨牀觀察或部分患者給予化放療,可考慮S-1單藥輔助治療。
(3)T3,T4,或任何T,N+,M0:放療+同時予以氟尿嘧啶類爲基礎的放療增敏劑序貫5-Fu或卡培他濱或ECF方案。
4.1.4 (四)標準住院日爲11-18天。
4.1.5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C16胃癌疾病編碼。
2.當患者合併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牀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4.1.6 (六)術前準備3-6天。
1.必需的檢查項目:
(2)肝功能、腎功能、血電解質、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篩查、消化道腫瘤標記物檢查;
(3)胸片、心電圖;
(4)門診或入院後完成電子胃鏡、腹部平掃和增強CT、盆腔超聲。
(2)鋇餐檢查:瞭解胃病變的形態和功能情況,有無胃出口梗阻,近端胃癌侵犯食道情況;
(3)存在心肺基礎疾病或者老年體弱病人:術前肺功能、超聲心動圖檢查、血氣分析和24小時動態心電圖(可門診完成);
4.1.7 (七)預防性抗菌藥物選擇與使用時機。
1.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可考慮使用第一、二代頭孢菌素;明確感染患者,可根據藥敏試驗結果調整抗菌藥物。
3.預防性用抗菌藥物,時間爲術前0.5小時,手術超過3小時加用1次抗菌藥物;總預防性用藥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個別情況可延長至48小時。
4.1.8 (八)手術日爲入院第4-7天。
2.手術方式:根據胃癌的病變部位及大小選擇不同的術式,如胃竇癌標準D2根治術、胃體癌標準D2根治術、食管胃結合部癌D2標準根治術。
4.術中用藥:麻醉常規用藥和補充血容量藥物,視情況使用止血藥、血管活性藥物、腹腔內化療藥物。
6.病理學檢查:切除標本解剖後作病理學檢查(建議各組淋巴結分別取檢),必要時行術中冰凍病理學檢查。
4.1.9 (九)術後住院恢復7-14天。
1.必須複查的檢查項目:
根據患者情況複查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血生化、凝血功能、胃腸道腫瘤標記物等。必要時應行其它相關檢查(胸片、CT、B超、造影等)。
2.術後用藥:
(1)抗菌藥物:按照《抗菌藥物臨牀應用指導原則》(衛醫發〔2004〕285號)執行;
(2)根據病情,按照《國家基本藥物》目錄要求選擇:制酸劑、止吐藥、止血藥、化痰藥、營養藥物、促胃腸動力藥等。
3.根據患者病情,儘早拔除胃管、尿管、引流管、深靜脈穿刺管。
5.觀察傷口情況,定期換藥。
4.1.10 (十)出院標準。
4.不需要住院處理的其它併發症或合併症。
4.1.11 (十一)變異及原因分析。
1.術前分期難確定者可行腹腔鏡探查等進行胃癌分期。
2.對手術產生影響的合併症及併發症,如腸梗阻、腹腔感染等,需要進行相關的診斷和治療。
3.新輔助放化療可提高手術切除率。
4.術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及合併症者。
4.2 二、胃癌臨牀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爲胃癌(ICD-10:C16)
行開腹標準胃癌D2根治術(ICD-9-CM-3:43.5-43.8伴40.59)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_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11-18天
日期 | 住院第1天 | 住院第2-5天 | 住院第3-6天(術前第1天)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 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 完成住院病歷和首次病程記錄 □ 上級醫師查房 □ 初步確定診治方案和特殊檢查項目 | □ 上級醫師查房 □ 完成術前準備與術前評估 □ 完成必要的相關科室會診 | □ 申請手術及開手術醫囑 □ 完成術前總結(擬行手術方式、手術關鍵步驟、術中注意事項等) □ 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含標本處置)、自費用品協議書、輸血同意書、麻醉同意書或籤授權委託書 □ 必要時預約ICU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 外科二或三級護理常規 □ 飲食:根據患者情況而定 臨時醫囑: □ 凝血功能、血電解質、肝腎功能、消化系統腫瘤標誌物、感染性疾病篩查 □ 心電圖、胸片 | 長期醫囑: □ 外科二或三級護理常規 □ 飲食:根據患者情況而定 □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 若有胃出口梗阻或輕中度營養不良者,則予胃腸減壓或腸外營養治療 □ 其它相關治療 臨時醫囑: □ 相關專科醫生的會診單 □ 若有胃出口梗阻,術前應予胃管減壓 | 長期醫囑: □ 外科二或三級護理常規 □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臨時醫囑: □ 術前醫囑: □ 1)常規準備明日在氣管內全麻下或硬膜外麻醉下行胃癌根治術 □ 2)備皮 □ 3)藥物過敏試驗 □ 4)術前禁食4-6小時,禁飲2-4小時 □ 6)麻醉前用藥 □ 7)術前留置胃管和尿管 □ 術中特殊用藥帶藥 □ 備血 |
主要 護理 工作 | □ 入院介紹 □ 入院評估 □ 健康教育 □ 活動指導 □ 飲食指導 □ 病情觀察 □ 心理支持 | □ 靜脈抽血 □ 健康教育 □ 飲食指導 □ 疾病知識教育 □ 術前指導 □ 治療護理 □ 病情觀察 □ 心理支持 | □ 健康教育 □ 飲食:術前禁食禁飲 □ 備皮、配血、胃腸道準備等 □ 術前手術物品準備 □ 病情觀察 □ 心理支持 |
病情變異 記錄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護士 簽名 | |||
簽名 |
日期 | 住院第4-7 天(手術日) | 住院第 5-8天 (術後第1天) | |
術前與術中 | 術後 |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 送病人入手術室 □ 施行手術 □ 術中用藥或輸血 | □ 完成術後首次病程記錄 □ 完成手術記錄 □ 向患者及家屬說明手術情況 | □ 上級醫師查房 □ 觀察病情變化 □ 引流量和性狀 □ 檢查手術傷口,更換敷料 □ 住院醫師完成常規病程記錄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 胃癌常規護理 □ 禁食 臨時醫囑: □ 手術前0.5小時使用抗菌藥物 □ 液體治療 □ 相應治療(視情況) | 長期醫囑: □ 胃癌術後常規護理 □ 一級護理 □ 禁食水 □ 記錄24小時液體出入量 □ 常規霧化吸入Bid或Tid □ 胃管接負壓瓶吸引並記量(酌情) □ 腹腔引流管接負壓吸引並記量 □ 尿管接尿袋記尿量 □ 預防性抗菌藥物使用 □ 必要時測定中心靜脈壓 臨時醫囑: □ 吸氧 □ 液體治療 | 長期醫囑:(參見左列) □ 患者既往基礎用藥 □ 腸外營養治療 臨時醫囑: □ 更換手術傷口敷料 □ 必要時測定中心靜脈壓 □ 根據病情變化施行相關治療 |
主要 護理 工作 | □ 健康教育 □ 飲食指導:禁飲禁食 □ 安排陪送病人入手術室 □ 心理支持 □ 術後麻醉單位準備 | □ 禁食、禁飲 □ 密切觀察患者情況 □ 併發症的觀察與預防 □ 生活護理(一級護理) □ 管道護理及指導、營養支持護理 □ 記錄24小時出入量 □ 心理支持(病人及家屬) □ 陪人宣教 | □ 密切觀察患者情況 □ 併發症的觀察與預防 □ 生活護理(一級護理) □ 管道護理及指導 □ 營養支持護理 □ 記錄24小時出入量 □ 心理支持(病人及家屬) □ 康復指導(運動指導) |
病情 記錄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護士 簽名 | |||
簽名 |
日期 | 住院第 6-9天 (術後第2-3天) | 住院第 8-10天 (術後第4-6天) | 住院第 11-18天 (出院日) |
主 要 診 療 工 作 | □ 上級醫師查房 □ 觀察病情變化 □ 觀察引流量和性狀 □ 複查實驗室檢查 □ 住院醫師完成常規病程記錄 | □ 上級醫師查房 □ 觀察腹部、腸功能恢復情況 □ 觀察引流量和顏色 □ 住院醫師完成常規病程記錄 | □ 上級醫師查房 □ 傷口拆線 □ 明確是否符合出院標準 □ 完成出院記錄、病案首頁、出院證明書等 □ 通知出入院處 □ 通知患者及家屬 □ 向患者告知出院後注意事項,如康復計劃、返院複診、後續治療及相關併發症的處理等 □ 出院小結、診斷證明書及出院須知交予患者 |
重 點 醫 囑 | 長期醫囑: □ 拔除引流管(視情況) □ 拔除胃管(視情況) □ 拔除尿管(視情況) □ 腸外營養支持或液體治療 臨時醫囑: □ 其它相關治療 | 長期醫囑: □ 二或三級護理(視情況) □ 肛門排氣後改流質飲食 □ 拔除深靜脈留置管(視情況) □ 停止記24小時出入量 □ 逐步減少或停止腸外營養或液體治療 臨時醫囑: □ 補充進食不足的液體支持 | 臨時醫囑: □ 傷口拆線並告知出院後注意事項 出院醫囑: □ 出院後相關用藥 |
主要 護理 工作 | □ 飲食:禁食 □ 遵醫囑拔除胃管、尿管 □ 生活護理(一級護理) □ 併發症的觀察與預防 □ 營養支持護理 □ 心理支持(病人及家屬) □ 康復指導 | □ 指導清流質、流質至半流質飲食 □ 協助或指導生活護理 □ 併發症的觀察與預防 □ 營養支持護理 □ 康復指導 □ 按二級護理常規護理 | □ 出院指導 □ 辦理出院手續 □ 複診時間 □ 作息、飲食、活動 □ 服藥指導 □ 日常保健 □ 清潔衛生 □ 疾病知識及後續治療 |
病情 記錄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無 □有,原因: 1. 2. |
護士 簽名 | |||
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