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苓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ōng líng sǎn

2 世醫得效方》卷五:通苓散

2.1 處方

豬苓(去皮)白朮去蘆澤瀉去毛赤茯苓(去皮)車前子 木通 茵陳 瞿麥

2.2 製法

上藥研爲粗末。

2.3 功能主治

清熱利溼健脾止瀉。治溫熱泄瀉

2.4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燈心麥門冬適量,煎至150毫升,溫服

2.5 摘錄

世醫得效方》卷五

3 《得效》卷五

3.1 方名

通苓散

3.2 組成

豬苓(去皮)、白朮去蘆)、澤瀉去毛)、赤茯苓(去皮)、車前子木通茵陳瞿麥

3.3 功效

分利水谷,解煩熱,止泄瀉

3.4 主治

泄瀉屬暑證者;傷暑潮熱煩渴,小便不利;腫滿,口燥咽乾小便絕少。腸鳴水瀉,痛一陣,瀉一陣,或出黃糜,或所下稠粘。

3.5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盞半,燈心麥門冬煎服。

3.6 製備方法

銼散

4 症因脈治》卷四

4.1 方名

通苓散

4.2 組成

麥門冬淡竹葉車前子

4.3 功效

流溼潤燥

4.4 主治

溼熱痢溼熱結於膀胱小水不利。

5 症因脈治》卷二

5.1 方名

通苓散

5.2 組成

麥門冬淡竹葉車前草赤茯苓木通

5.3 功效

利溼清肺。

5.4 主治

傷溼咳嗽,汗後。

6 女科旨要》卷三

6.1 方名

通苓散

6.2 組成

赤苓3錢,澤瀉3錢,木通3錢,黃連3錢,豬苓3錢,白朮2錢,瞿麥2錢,杞子2錢,滑石2錢,車前子2錢。

6.3 主治

產後因血熱積於小腸經水道不利,小便緊澀不通,誤將熱毒物食之,致成淋瀝

6.4 用法用量

分4帖。加生薑3片,燈心10根,水煎,空心溫服

7 《醫統》卷十六

7.1 方名

通苓散

7.2 組成

麥門冬淡竹葉車前穗、燈心等分

7.3 主治

傷暑潮熱煩渴,小便不利

7.4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