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骨煎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tǒng gǔ jiān

2 婦人良方》卷五

2.1 方名

筒骨煎

2.2 組成

地骨皮1兩,粉草1兩,北柴胡1兩,前胡1兩,烏藥1兩,麻黃(不去節)1兩,幹葛1兩,青蒿1兩,苦梗1兩,知母1兩,天仙藤1兩,北黃芩1兩,人蔘半兩,生乾地黃半兩,秦艽半兩,鱉甲半兩,黃耆半兩(一方加當歸白芍)。

2.3 主治

虛勞疾,羸瘦乏力,腰背引痛,心煩喘嗽,唾膿嘔血,頑涎壅盛,睡臥有妨,胸膈氣促,夜多盜汗,發焦耳鳴,皮寒骨熱,一切五勞七傷骨蒸

2.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酒1分,豬筒骨1莖(炙焦,分爲4服),桃、柳枝各7寸,杏仁5粒(去皮尖,捶碎),煎至7分,去滓溫服。加烏梅半個尤妙。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