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疾病概述
胎頭高直位是指胎頭以不屈不伸的姿態進入骨盆入口平面,即胎頭的矢狀縫落在骨盆入口平面的前後徑上,大囟門及小囟門分別位於前後徑兩側。其發病率僅次於持續性枕橫位及枕後位,國外報道佔分娩總數的0.06-1.6%;國內報道佔1.08%。 胎頭高直位分胎頭高直前位及高直後位。高直位可因骨盆形態異常,尤其是橫徑狹窄,胎兒過大、過小等原因引起。
4 症狀體徵
1、高直前位多表現頭入盆困難,活躍早期宮口開張延緩或停滯,活躍期晚期,若胎頭銜接,產程進展順利;若胎頭不銜接,則活躍期停滯。高直後位可有胎頭不下降,宮口開張緩慢或不開張;或活躍早期宮口開張3~5cm停滯;也可在宮口開全時,胎頭先露部仍不下降,在棘平或棘上水平等表現。
2、高直前位時,腹部檢查:腹部前壁觸及胎背,觸不到肢體,胎頭橫徑短與胎兒大小不成比例,在腹中線偏左可聽到胎心;高直後位時,腹部可全部觸及肢體,在腹中線偏右聽到胎心,恥骨聯合上方可觸及胎頦。
3、高直前(或後)位時,陰道檢查:胎頭矢狀縫均位於骨盆入口的前後徑上,偏離角度不超過15°,小囪門在恥骨聯合下,大囟門在骶岬前,爲高直前位,相反,則爲高直後位。可觸及胎頭上有一與宮口開張大小一致,直徑約3~5cm的侷限性水腫,高直前位者位於枕骨正中,高直後位者位於兩頂之間。
5 診斷檢查
1、高直前位多表現頭入盆困難,活躍早期宮口開張延緩或停滯,活躍期晚期,若胎頭銜接,產程進展順利;若胎頭不銜接,則活躍期停滯。高直後位可有胎頭不下降,宮口開張緩慢或不開張;或活躍早期宮口開張3~5cm停滯;也可在宮口開全時,胎頭先露部仍不下降,在棘平或棘上水平等表現。
2、高直前位時,腹部檢查:腹部前壁觸及胎背,觸不到肢體,胎頭橫徑短與胎兒大小不成比例,在腹中線偏左可聽到胎心;高直後位時,腹部可全部觸及肢體,在腹中線偏右聽到胎心,恥骨聯合上方可觸及胎頦。
3、高直前(或後)位時,陰道檢查:胎頭矢狀縫均位於骨盆入口的前後徑上,偏離角度不超過15°,小囪門在恥骨聯合下,大囟門在骶岬前,爲高直前位,相反,則爲高直後位。可觸及胎頭上有一與宮口開張大小一致,直徑約3~5cm的侷限性水腫,高直前位者位於枕骨正中,高直後位者位於兩頂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