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腳腸癰

中醫病證名 鍼灸學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uō jiǎo cháng yōng

2 英文參考

akinesia with intestinal abscess[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註解

縮腳腸癰爲病名。即腸癰[1]

腸癰爲病症名。又稱縮腳腸癰絞腸痧。指以右少腹壓痛拒按爲主症的一種外科病症。多爲溼熱瘀滯蘊結腸中、氣血凝結所致。類似於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闌尾炎闌尾膿腫。其病發與闌尾解剖特點及闌尾腔梗阻、細菌感染有關。急性者初見上腹疼痛,漸轉至右下腹,按之痛加劇,右腿屈曲難伸,並伴惡寒發熱噁心嘔吐等症。重者腹皮拘急,痛勢加劇,壯熱自汗,右下腹可觸及腫塊。轉爲慢性後,右下腹時有隱痛,局部壓痛或捫及包塊。鍼灸治療:①體針:取上巨虛闌尾天樞曲池等穴爲主。發熱合谷內庭嘔吐內關中脘腹脹氣海。用強刺激手法留針60分鐘以上,初起每6~8小時針治1次,待體溫、血象恢復後減爲每日1—2次。②耳針:取闌尾交感神門等穴,強刺激,每日2次。③灸法:右下腹局部行隔蒜灸隔姜灸注意鍼灸療法一般適用於急性單純性闌尾炎早期及慢性闌尾炎。若病情控制不住或症狀嚴重,應考慮及時手術治療。[2]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44.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82.

治療縮腳腸癰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