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症狀名·水皰
水皰(vesicle blister)爲症狀名,是指皮膚內有腔隙、含有清晰皰液的表現[1]。屬皰疹的一種,爲原發性皮損。一般認爲水皰爲侷限性高出皮面有腔的皮損,內容澄清,直徑小於0.5cm。若大於0.5cm者,則稱大皰。若皰內混濁,有膿液者,則稱膿皰。水皰爲水溼爲患,若水皰周圍有紅暈或呈大皰則爲溼熱相搏;膿皰爲熱毒熾盛;深在性水皰多系脾虛溼盛或寒溼所致。
3.1 關於皰疹
皰疹爲症狀名,是指高出皮膚表面的界限性隆起,皰壁可薄或厚,內容爲清亮或渾濁的液體,可單發,也可集簇出現[2]。
水皰爲侷限性高出皮面有腔的皮損,內容澄清,直徑小於0.5cm。若大於0.5cm者,則稱大皰。若皰內混濁,有膿液者,則稱膿皰。水皰爲水溼爲患,若水皰周圍有紅暈或呈大皰則爲溼熱相搏;膿皰爲熱毒熾盛;深在性水皰多系脾虛溼盛或寒溼所致;
4 病名·水皰
水皰爲病名[3]。即水痘[3]。見明·蔡維藩《痘疹方論》。又名水花、水瘡、水皰[4]。是皰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4]。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兩季較多[4]。臨牀以發熱,皮膚及黏膜分批出現癍疹、丘疹和瘡疹爲特徵[4]。病機爲外感時邪風毒,內蘊溼熱,擾於衛分而發[4]。清·馬之騏《痘科纂要》描述患兒症見“面赤脣紅,眼光如水,咳嗽噴嚏,唾涕稠黏,身熱二三不出,明淨如水泡,易出易痂,與痘瘡大不相同。”風熱夾溼者,宜疏風清熱,兼以滲溼,用銀翹散加滑石;熱毒熾盛者,宜清熱解毒,用五味消毒飲加減[4]。發熱期間,注意休息,並注意皮膚清潔,勿使抓破皮膚;若已抓破,可用青黛散外撲,助其消炎收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