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谷回春膏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ǔ gǔ huí chūn gāo

2 雞鳴錄》

2.1 方名

黍谷回春膏

2.2 組成

附子2兩,甘草2兩,大蒜2兩,青蔥2兩,甘遂2兩,海馬1兩,川椒1兩,紫梢花1兩,沙苑子1兩,蛇牀子1兩,狗膽1兩,良姜1兩,故紙1兩,鹿茸1兩,木鱉子1兩,狗頭骨1兩,山奈1兩,五味子1兩,大茴香1兩,海螵蛸5錢,韭子5錢,木香5錢,地龍5錢,胡椒5錢,穿山甲5錢,鎖陽5錢,全蠍5錢,當歸5錢,蛤蚧5錢,蜈蚣5錢,蜂房5錢(31味用麻油4斤浸夏5日、冬半月、春秋1旬,煎枯去渣,熬至滴水成珠,以鉛丹收,待溫,攪入後13味),肉桂2兩,公丁香1兩,鴉片5錢,陽起石5錢,石硫黃5錢,乳香5錢,硃砂5錢,幹安息5錢,元精石3錢,蟾酥3錢,麝香3錢(以上俱研極細),蘇合香油5錢,丁香油3錢(並徐徐攪入即成)。

2.3 主治

陽氣虛弱,腰軟腳痠,溺冷便溏,神衰痿憊。

2.4 用法用量

攤貼湧泉腎俞丹田等穴。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