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腸養血和氣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ōu cháng yǎng xuè hé qì wán

2 《活人心統》卷三

2.1 別名

收腸丸

2.2 組成

白朮1兩,當歸1兩,白芍1兩,川芎8錢,槐角8錢(炒),山藥8錢,蓮肉1兩,人蔘7錢,龍骨5錢(煅),五倍(子)5錢,赤石脂5錢。

2.3 主治

腸虛,脫肛日久。

2.4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米飲送下。

2.5 製備方法

米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2.6 附註

收腸丸(《嵩崖尊生》卷十三)。本方改爲湯劑,名“收腸養血和氣湯”(見《中國醫學大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