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震盪

眼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ì wǎng mó zhèn dàng

2 英文參考

commotio retinae

3 疾病分類

眼科

4 疾病概述

眼球鈍性外傷引起的視網膜震盪,有非直達性與直達性兩種(鄭寶仁,1977)。

鈍力衝擊眼球前段,壓力波經球內間質傳遞作用於後極部,導致黃斑水腫混濁,是最常見的非直達性視網膜震盪。因Berlin於1873年首先提出,故又稱爲Berlin水腫。如鈍力衝擊於眼球側方(未致球壁破裂),在鈍力直接作用相應處視網膜,見有圓形或放射狀大片灰白色混濁,稱爲直達性視網膜震盪。但眼球受眶骨保護,側位鈍傷的機會,遠比眼球前段爲少,而且此種損害在視網膜周邊,一般對視力影響不大,常被忽略。

目前多數學者認爲震盪由視網膜脈絡膜循環紊亂所致。視網膜血管極其下的脈絡膜血管在鈍力非直達性或直達性作用下,開始發生強烈痙攣,隨後又立即發生麻痹性擴張,引起水腫滲出。眼球後極部,視網膜血管脈絡膜毛細血管的極度擴張,已爲Roscin在一例外傷後48小時死亡病例的病理檢查中證實。

視網膜震盪發生外傷後數小時之後,中心視力損害因黃斑水腫程度而異,輕者接近正常,有變視或小視症,重度則有高度障礙。

檢眼鏡下,眼底後極部乳白色混濁,黃斑更爲突出。這是由於黃斑視網膜脈絡膜毛細血管非常豐富,反應血管擴張充血亦相應顯著,加上黃斑有較厚的Henle纖維,漏出液能大量蓄積所致。在黃斑中央無血管區(黃斑中心凹),視網膜菲薄,缺乏水腫層次,因此仍露出脈絡膜色澤,在周圍乳白色混濁的烘托下,呈現出與視網膜中央動脈幹阻塞相似櫻桃紅斑。視網膜水腫混濁,經數日至數週內逐漸消退,一般不留痕跡,視力亦隨之恢復。

5 疾病描述

是指在挫傷後,後極部出現的一過性視網膜水腫視網膜變白,視力下降。

6 症狀體徵

挫傷後,後極部出現的一過性視網膜水腫視網膜變白,視力下降。受打擊部位傳送的衝擊波損傷外層視網膜,色素上皮受損,屏障功能破壞,細胞水腫,使視網膜渾濁,視力可下降至0.1。可主要表現爲2種結局。①一些病例在3-4周水腫消退後,視力恢復較好,屬於“視網膜震盪”。②而有些存在明顯的光感受器損傷視網膜外層變性壞死黃斑部色素紊亂,視力明顯減退,可稱爲“視網膜挫傷”。嚴重的還可伴有視網膜出血

7 疾病病因

外傷或外力作用

8 病理生理

傷後,後極部出現的一過性視網膜水腫視網膜變白,視力下降。受打擊部位傳送的衝擊波損傷外層視網膜,色素上皮受損,屏障功能破壞,細胞水腫,使視網膜渾濁。

9 診斷檢查

根據臨牀即可診斷。

10 治療方案

傷後早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可能減輕視網膜水腫引起的損害。神經營養藥血管擴張劑、維生素藥物的療效尚未肯定。

治療視網膜震盪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