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黃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í huáng sǎn

2 《千金》卷十四

2.1 組成

雄黃5分,人蔘5分,黃芩3分,大黃3分,桂心3分,黃耆3分,黃柏3分,細辛3分,黃連1分,黃昏1分,蒲黃1分,麻黃1分,黃環2分,澤瀉2分,山茱萸2分(一方有生黃2分)。

2.2 主治

臟腑氣血少,自覺不安,忽忽喜悲善恐怖。

2.3 用法用量

未食前溫酒服方寸匕,每日3次。不知,加至2匕。

2.4 加減

羸劣者,更加人蔘5分。

2.5 製備方法

上藥治下篩。

2.6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十黃散專主本虛驚恐及風水外激,故取雄黃以闢百邪,以治陰邪濁惡之患;人蔘黃耆、桂心、山萸護持心腎血氣;麻黃細辛外發肌表之邪;黃芩黃連大黃黃柏蒲黃澤瀉內泄臟腑血閉。惟黃昏黃環人所未詳,黃昏一名合歡,《本經》安五臟,和心志;黃環本名狼跋,《本經》治鬼魅邪氣寒熱,但非常用之品,以故罕有識者。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