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助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én zhù sǎn

2 別名

葶藶散

3 處方

澤瀉二兩,椒目一兩半,豬苓(去黑皮)二兩,黑牽牛(微炒.取末)二兩半,葶藶(炒香.別研)三兩。

4 炮製

上爲細末。

5 功能主治

治十種水氣,面目,四肢、遍身俱腫,以手按之,隨手而起,咳嗽喘急,不得安臥,腹大腫脹,口苦舌幹小便赤澀大便不利。

6 用法用量

每服以蔥白三莖,漿水一盞,煎至半盞,入酒半盞,調藥三錢,絕早面向東服。

如人行十里久,以漿水蔥白煮稀粥,至蔥爛,入酒五合熱啜,量人啜多少,須啜一升許。不得喫鹽並面。自早至午,當利小便三、四升,或大便利,喘定腫減七分,隔日再服。

既平之後,必須大將息,及斷鹽、房室等三年。

7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8 聖濟總錄》卷一二七

8.1 方名

神助散

8.2 組成

檳榔黃連(去須)。

8.3 主治

瘻瘡,十餘年不愈。

8.4 用法用量

上爲末,先用活鱔魚1條,擲於地,侯鱔困盤屈,以竹針5-7枚貫之。覆瘡。良久取視,當有白蟲數10如針著鱔上,取去復覆之,如此5-6度即已,用藥量多少復之。

8.5 附註

普濟方》本方用檳榔黃連等分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