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授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én shòu wán

2 楊氏家藏方》卷十

2.1 方名

神授丸

2.2 別名

麪餅丸

2.3 組成

密陀僧2兩(研),黃連(去須)1兩。

2.4 功效

消渴

2.5 主治

消渴

2.6 用法用量

每服5丸,日加5丸,至30丸止,臨臥用出了蠶的空繭子並茄子根煎湯下。渴止住藥。

2.7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湯浸蒸餅爲丸,如梧桐子大。

2.8 附註

麪餅丸(《得效》卷七)。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神效丸”。

3 《名家方選》

3.1 方名

神授丸

3.2 組成

大黃1錢,皁角1錢,桃仁1錢,檳榔1錢,雷丸1錢,安息香1分。

3.3 主治

勞瘵

3.4 用法用量

桃、柳葉煎汁送下。

3.5 製備方法

上爲末,糊爲丸。

4 《百一》卷六引葛樞密方

4.1 方名

神授丸

4.2 組成

南木香2錢半,肉豆蔻1兩(面裹煨)。

4.3 主治

臟腑泄瀉

4.4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4.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煮棗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