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膨結線蟲

寄生蟲 人體寄生蟲 生物學 線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èn péng jié xiàn chóng

2 英文參考

dioctophyme renale

3 註解

腎膨結線蟲[Dioctophyma renale(Goeze,1782)Stiles,1901]是一種大型寄生線蟲,俗稱巨腎蟲 (The giant kidney worm)。本蟲在世界各地分佈廣泛,寄生於犬、水貂、狼、褐家鼠等20多種動物的腎臟及腹腔內,偶可感染人體,引起腎膨結線蟲病(dioctophymiasis renale)。

4 腎膨結線蟲形態生活史

成蟲圓柱形,活時呈血紅色,體表具橫紋;蟲體兩側各有一行乳突;口孔位於頂端,其周圍有兩圈乳突;雄蟲長14~45㎝,寬0.4~0.6㎝,尾端有鐘形無肋的交合傘,具交合刺一根;雌蟲長20~100㎝,寬0.5~1.2㎝,陰門開口於蟲體前食管之後的腹面中線上,肛門位於尾端;寄生人體的蟲體發育較差,其大小,雄蟲爲9.8~10.3㎝ x 0.12~0.18㎝,雌`蟲爲16~22㎝×0.21~0.28㎝。蟲卵呈橢圓形,棕黃色,大小爲60~80mm x 39~46mm ,卵殼厚,表面有許多明顯的小凹陷。

動物可因食入含有第二期腎膨結線蟲幼蟲的寡毛類環節動物而獲得感染。人的感染一般是由於生食或半生食含該蟲第三期幼蟲的蛙或魚類而引起,亦可因吞食了生水中的或水生植物上的寡毛類環節動物而獲得感染幼蟲進入人體消化道後,穿過腸壁隨血流移行至腎盂發育成蟲,並產卵。蟲體亦可在膀胱卵巢子宮肝臟、腹腔等部位寄生

5 腎膨結線蟲的致病

腎膨結線蟲通常寄生於終宿主腎臟中,導致腎臟顯著增大,約70%的感染者在腎盂背部有骨質板形成,骨質板邊緣有透明軟骨樣物,大多數腎小球和腎盂粘膜乳頭變性。腎盂腔中有大量的紅細胞白細胞或有膿液。病變後期感染萎縮,未感染腎因代償而肥大。由於蟲卵表面的粘稠物易凝成塊,加上蟲體死亡後殘存的表皮,可形成結石的核心。

患者臨牀表現主要有腰痛腎絞痛、反覆血尿尿頻,可併發腎盂腎炎腎結石、腎功能障礙等。亦可見尿中排出活的或死的、甚至殘缺不全的蟲體。當蟲自尿道逸出時可引起尿路阻塞、亦有急性尿中毒症狀

腎臟外,本蟲也可寄生於腹腔,偶可寄生肝臟卵巢子宮、乳腺和膀胱

6 腎膨結線蟲的診斷

尿液中發現蟲體或查見蟲卵是確診本病的依據。但若蟲寄生泌尿系統以外的部位,或只有雄蟲感染的病例則無法查出蟲卵。尿道造影、B超或CT檢查可能有助於診斷。

7 腎膨結線蟲的流行與防治

人體腎膨結線蟲病病例發現不多,至今國外報道17例,我國共報道11例,患者尿中均有蟲體排出,少者爲一條,多者達11條,排出的蟲體活、死和殘缺不全者均有。勿食生的或未煮熟的魚、蛙、生水和生菜可預防本病。阿苯達唑噻嘧啶可治療本病,但需反覆多個療程用藥。蟲

寄生在腎盂者,行腎盂切開取蟲爲最可靠的治療辦法。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