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母細胞瘤切除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èn mǔ xì bāo liú qiē chú shù

2 註解

腎母細胞瘤切除術

腎母細胞瘤(wilms瘤)確診後,如無遠距離轉移,均應施行徹底手術切除。

3 手術圖解

切口

⑵切開後腹膜

分離腎門

分離腫瘤後側,顯露十二指腸

⑸切除腫瘤檢查腎窩

⑹腎窩內放置菸捲式引流

圖1 腎胚胎瘤切除術

圖2 曠置被腫瘤侵及的升結腸系膜

阻斷靜脈及對側腎靜脈,牽引下切開靜脈前壁,取出瘤栓

⑵切斷靜脈後壁,外翻縫合腔靜脈切口

圖3 腫瘤侵入腔靜脈時的處理

4 術前準備

1.如腫瘤比較大,術前應作短期(約2周)放射和化學藥物治療。腎母細胞瘤的大部分細胞對放射線敏感。巨大腫瘤可先行放射治療使瘤體縮小,然後再作切除,較爲有利。術後亦可輔以放射治療提高療效。化療以長春新鹼更生黴素爲佳。

2.術前灌腸清潔腸道

5 麻醉

基礎麻醉加骶管麻醉、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6 手術步驟

以右側爲例

1.體位 平臥位,右側腰部略墊高。

2.切口 可採用經腹腔部切口,也可作腹部“─┤”形切口[圖1 ⑴],如需較大切口可作胸膜聯合切口

3.探查腹腔 進入腹腔後,如無腹水轉移子瘤,包括主要臟器無轉移淋巴結,即可於升結腸外側切開後腹膜[圖1 ⑵]。

4.分離腎門及腫瘤 將升結腸及系膜向內推開,直至顯露腎門部爲止。仔細分離腎動、靜脈,並予以鉗夾、切斷、結紮和縫扎[圖1 ⑶]。腫瘤周圍的血管比較粗大,需一一結紮,一旦撕裂,出血量很大。應避免下腔靜脈損傷

5.清除淋巴結 將腎蒂周圍及腹主動脈淋巴結,連同周圍脂肪組織腎上腺一齊切除。在處理腫瘤上極後側時,應注意避免損傷十二指腸[圖1 ⑷]。

6.切除腫瘤 在靠近膀胱處切斷輸尿管,殘端用石碳酸酒精和鹽水塗拭後,用粗絲線縫扎,將腫瘤完整切除。仔細檢查腎窩有無出血[圖1 ⑸];如有明顯出血點,應予結紮,滲血可用熱鹽水紗布壓迫止血

7.引流,縫合 徹底止血後,在腎窩內放一香菸引流,由切口的外側戳孔引出。最後,用絲線間斷縫合後腹膜[圖1 ⑹],關閉腹腔。

7 中注意事項

1.手術操作需輕巧,以免瘤栓因擠壓而轉移

2.腫瘤表面連接臨近組織血管,都必須在兩斷端縫扎。

3.如升結腸系膜已被腫瘤侵蝕,可將該部系膜切除或曠置,保留回結腸動、靜脈[圖2]。

4.在分離腫瘤內緣時,必須注意損傷靜脈,可沿腔靜脈外注射生理鹽水以利分離分離前應先在腔靜脈上下各繞一紗布帶,以備萬一出血時可以立即控制修復

5.如腫瘤侵入腎靜脈,形成瘤栓,應先將腎靜脈近端結紮,再行腫瘤切除。如腔靜脈內形成瘤栓,應先將腎動脈結紮,再進行腎靜脈和腔靜脈區的分離,以紗布帶暫時控制靜脈匯入腔靜脈處的上下,再分離出對側腎靜脈,也穿過紗布帶暫時阻斷血流。結紮腔靜脈阻斷段分出的腰靜脈。在腎靜脈匯入腔靜脈處用細線牽引後,橫行切開腎靜脈前壁,將瘤栓完整取出,然後再將該段靜脈後壁切斷,腔靜脈裂口用細線外翻縫合[圖3 ⑴ ⑵]。

8 術後處理

1.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術後48小時拔除香菸引流。

2.術後24小時,如腸音恢復,可進流質飲食。

3.一般在拆線後可進行放射和化學藥物治療。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