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傷食 中醫學
shāng shí
food damag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affected by improper die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isease with improper diet[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傷食(food damage[1])爲病證名[2]。是指飲食不節所致,以噁心厭食,噯腐吐餿,脘腹脹痛等爲主要表現的疾病[2]。見《丹溪心法·傷食》。一名食傷[2]。
飲食損傷脾胃,食物不能消化所致[2]。因飲食不節,或脾虛不運所致[3]。
症見胸脘痞悶,噯氣腐臭,厭食,噁心嘔吐,泄瀉,苔膩,脈滑[3][3]。
其治療應根據病情的虛實緩急,因勢利導或吐或下或消或補,其中以健脾消導之法最爲常用[3]。方如保和丸、平胃散之類[3]。
傷食有傷谷、傷面、傷肉、傷魚鱉、傷蟹、傷蛋、傷生冷果菜、傷酒、傷茶、宿食、食滯、五味過食等[3]。一般取用建裏、梁門、足三裏、內庭等穴[3]。針用瀉法[3]。見《丹溪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