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白附子丸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shàng qīng bái fù zǐ wán

2 處方

白附子(泡)、半夏(湯洗)、川芎菊花、南星、殭蠶(炒)、陳皮(去白)、旋覆花天麻,各一兩。全蠍(炒.半兩)。

3 炮製

上爲細末,用生薑汁蒸餅爲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

治諸風痰甚,頭疼目眩眩暈欲倒,嘔噦噁心恍惚不寧,神思昏憒,肢體倦痛,頭項強硬,手足頑麻。

5 用法用量

每服三十丸,食遠,生薑湯下。

6 摘錄

明·方賢着《奇效良方

7 御藥院方》卷一

7.1 方名

上清白附子丸

7.2 組成

白附子(炮)1兩,半夏(湯洗7次)1兩,川芎1兩,天南星(炮)1兩,白殭蠶(炒)1兩,菊花1兩,陳皮(去白)1兩,旋覆花1兩,天麻1兩,全蠍(炒)半兩。

7.3 功效

常服除風化痰,清利頭目。

7.4 主治

風痰甚,頭痛目眩,旋暈欲倒,嘔噦噁心恍惚不寧,神思昏憒,肢體倦疼,頸項強硬,手足麻痹

7.5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7.6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生薑汁蒸餅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