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serrate glorybower herb[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3 《中醫大辭典》·三臺紅花
三臺紅花爲中藥名。見《雲南中草藥》。爲《文山中草藥》記載的三對節之別名[1]。
3.1 別名
3.2 來源及產地
馬鞭草科植物三對節 Clerodendrum serratum (L.) Moon.或抱莖三對節C. serratum (L.) Moonvar. amplexifolium Moldenke的根或葉。分佈廣西、雲南、貴州等地[2]。
3.3 性味
3.4 功能主治
1.治風溼痛,咽喉炎,扁桃體炎,肝炎,痢疾。煎服:9~15g[2]。
2.治惡性瘧疾。本品配胡椒、草果少許,於瘧發前一小時煎服[2]。
3.治跌打損傷,骨折,無名腫毒,以鮮品搗敷;黃水瘡,煎水外洗[2]。
3.5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2]。
3.6 化學成分
皮含皁苷,主要苷元爲齊墩果酸、櫟焦油酸(Queretaroic acid)和三對節酸(Serratagenicacid)。根皮含甘露醇及其他多元醇物質。葉含α-菠菜甾醇、芹菜素、阿魏酸等[2]。
3.7 藥理作用
4 《*辭典》·三臺紅花
4.1 出處
《雲南中草藥》
4.2 拼音名
Sān Tái Hónɡ Huā
4.3 別名
大羅傘、大常山、山利桐(《廣西藥植名錄》),三百棒、山枇杷(《貴州草藥》),火山麻、三臺花(《雲南中草藥》)。
4.4 來源
4.5 原形態
常綠灌木,高2~4米。根灰褐色。莖表面有白色皮孔,節膨大。3葉輪生,葉片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6~25釐米,寬7~10釐米,先端長尖,基部漸狹,下延,邊緣有鋸齒,上面散生短柔毛,下面脈上密被短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花序梗密被紫色絨毛;苞片大,紫紅色;萼鍾狀,先端截形,結果時宿存;花冠簡通常細長,圓筒狀,邊緣開展,具有近整齊或不整齊的5裂片;雄蕊4,着生在花冠筒上,伸出花冠筒外;花柱伸出,頂端2裂。果實爲漿果狀核果。
其變種抱莖三對節亦同等入藥。主要特點爲葉片長倒卵形,基部抱莖。
4.6 生境分佈
生山野疏林中。分佈貴州、廣西、雲南等地。
4.7 藥理作用
水提取物有阻斷組織胺對豚鼠迴腸及氣管的收縮作用,但無阻斷乙酰膽鹼和氯化鋇的作用。靜脈注射於狗可部分阻斷組織胺引起的血壓反應,但對乙酰膽鹼及腎上腺素引起的血壓變化則無阻斷作用。乙醇及氯仿提取物沒有這種阻斷作用,冷水提取液的乙醇沉澱物作用最強。
4.8 性味
苦辛,涼。
①《貴州草藥》:"辛甘,溫。"
②《雲南中草藥,:"苦微辛,寒,有毒。"
③《文山中草藥》:"苦,涼。"
4.9 功能主治
①《廣西藥植名錄》:"駁骨,殺蟲,健胃,清心火,壯筋骨。治瘧疾,痢疾,頭痛,眼炎,跌打。"
③《文山中草藥》:"接骨止痛,清熱解毒。治骨折,跌打損傷,風溼疼痛,無名腫毒。"
4.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研末服。外用:搗敷。
4.11 附方
①治瘧疾:三臺紅花根或葉一兩,胡椒、草果各少許。煎湯,於瘧疾發作前1小時內服。(《雲南中草藥選》)
②治黃水瘡:鮮三臺紅花葉適量,煎水外洗。(《雲南中草藥選》)
4.12 摘錄
《*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