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手術 人工關節置換術 骨科手術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rén gōng gǔ gǔ tóu zhì huàn shù

2 英文參考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4 別名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artificial femoral head arthroplasty

6 ICD編碼

81.5201

7 概述

人工股骨置換具有關節活動較好、可早期下地活動、減少老年病人長期臥牀的併發症等優點。國內常用爲改進的Moore型人工股骨頭,柄部已改爲直柄,柄的遠端較Moore型增粗。國內已生產組裝式人工股骨頭。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後有5%~20%需改用全髖,組裝式的優點是便於更換全髖,且可調節頸的長度。隨着柄固定方法的改進,柄部可用內鎖型、骨水泥固定及多孔表面、緊壓配合固定等。由於人工股骨頭有術後疼痛、髖臼磨損、髖臼中心脫位等問題,因此已逐步爲全髖關節或雙動人工關節置換代替。由於病人多系老年人,人工股骨置換手術時間較短,出血少,故仍有一定的適應證及應用價值。

髖關節的髖臼呈球窩形,而股骨頭則略呈卵形(並非圓形),其縱徑略大於橫徑(圖3.16.3.1-1),因此球形的人工股骨頭不可能與髖臼軟骨均勻接觸。爲了避免軟骨磨損,選擇合適的人工股骨置換是很重要的。Harris報道如假體頭比原有頭大3mm,則頭僅與髖臼邊緣接觸,壓力增加30%,而摩擦力矩增大600%,這樣易引起術後疼痛;如小3mm,則頭僅與髖臼頂部相接觸,壓力則增加300%而造成軟骨磨損及中心性脫位。手術相關解剖見下圖(圖3.16.3.1-2~3.16.3.1-5)。

8 適應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適用於:

1.股骨頭、頸粉碎性骨折

2.老年人頭下型股骨頸骨折,此型骨折雖採用內固定術療效較好,但不癒合及股骨頭缺血壞死發生率高,有時需再次手術,故對老年病人及一般情況不良者可選用人工股骨置換

3.股骨頸骨折復位失敗者。

4.陳舊性股骨頸骨折不癒合,股骨頸部骨質吸收而髖臼仍保持正常者。

5.股骨頸骨折的病人不能很好配合治療者,如偏癱帕金森病精神病患者。病人不能耐受長期臥牀,以早期起牀爲宜。

Coughlin報道帕金森病人用人工股骨置換者死亡率(70%)高於內固定者(30%)。

6.股骨頭部良性腫瘤,不宜行刮除植骨者;對於惡性轉移腫瘤股骨頸病理骨折,爲減輕病人痛苦,也可行人工股骨置換

9 禁忌症

1.全身情況不能耐受手術者。

2.嚴重糖尿病患者

3.髖關節化膿性感染者。

4.髖臼破壞較重或已明顯退行性變者。

10 術前準備

1.檢查病人心、肺情況及有無糖尿病

2.照雙髖關節正位X線片。

3.選擇好合適的人工股骨頭。

11 麻醉體位

採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側臥位

12 手術步驟

1.一般採用後外側切口,如爲了矯正髖屈曲畸形可採用髖前外側切口。後外側切口進行置換術,顯露時間短,顯露較好,但有些學者報道後脫位率(1.2%~15%)高於前切口或經粗隆切口(1%)。在切斷外旋肌羣前,將外旋肌羣貫穿結紮,可減少出血,也有利於以後縫合。

2.顯露髖關節囊後,沿髖臼邊緣行T形切開,並將關節囊切開邊緣用粗絲線吊起,以利以後股骨頭假體復位。如切除關節囊易在關節周圍形成外生骨,術後疼痛也較多。保留關節囊可防止假體後脫位,保留髖臼盂脣可保持髖臼的深度。屈曲、內旋髖關節使股骨頸斷端脫出,用螺旋取頭器取出股骨頭。如圓韌帶妨礙脫位則將其切斷。股骨頭取出後,應觀察髖臼軟骨面的情況(圖3.16.3.1-6)。

3.修整股骨頸殘端,保留小粗隆上緣1.5cm的股骨頸內側皮質,股骨頸外側皮質骨修整到大粗隆基底部。如外側過多保留股骨頸的皮質,假體插入時則處於內翻位。用電鋸或骨刀修整股骨頸,使截斷面的前、後面所留的骨皮質長度相等,不可前傾或後傾。

4.用卡尺測量股骨頭的直徑,但應注意股骨頭並非一幾何球形,各方向直徑及球精度不一致應以較小徑爲選擇人工股骨頭的依據,然後用比此假體柄稍細的髓腔銼擴大髓腔。在擴大髓腔前,先用小圓鑿沿股骨頸斷面的長軸開一骨槽,再貼大粗隆側將小圓鑿插入髓腔,確定髓腔位置,以免應用髓腔銼時的角度不對而穿透股骨乾的皮質。髓腔銼應貼粗隆側插入髓腔,以保證髓腔銼於外翻位插入髓腔。如病人骨質明顯疏鬆則將髓腔稍擴大一些,以利骨水泥固定。如骨質無明顯疏鬆可採用珍珠面柄固定,則髓腔不宜過分擴大(圖3.16.3.1-7)。

5.固定人工股骨

(1)人工股骨頭前傾角定位:Dunlop對1524個股骨標本測量,發現前傾角度變異範圍在+50°~20°,平均爲+11.20°。前傾角是以股骨內外髁軸線的平面與股骨頸在橫斷面所形成的角度來測量的,但置換時看不見股內外髁軸線,故不易確定。手術時測量前傾的方法很多。較簡便方法股骨橫斷面觀察,修整後股骨頸斷面的長軸與股骨頸的軸線是一致的,將假體柄前後徑按斷面的長軸插入,即可保持原有前傾角(圖3.16.3.1-8)。

(2)骨水泥固定:人工股骨頭骨水泥固定的結果較插入法不用水泥好。Follaci(1969)及Gringras等認爲,用骨水泥固定組比不用水泥組步行好,疼痛少,Dorr也發現不用水泥的人工股骨頭術後鬆動、疼痛率相當高。這與病人骨質疏鬆有關。將骨水泥成團後填入髓腔內,插入假體,使頸託與股骨頸相接觸,保持前傾角待骨水泥固化。骨質無明顯疏鬆者也可使用珍珠麪人工股骨置換

6.人工股骨頭復位  用滑槽板置於髖臼邊緣,假體頭置於滑槽板槽內,牽引下肢使髖半伸直。手向髖臼方向壓迫假體頭並外旋股骨,滑槽板引導及壓迫股骨頭部,使人工股骨頭復位(圖3.16.3.1-9)。復位動作要輕柔,用力過猛尤其是外旋股骨動作,易引起骨質疏鬆股骨乾折斷。復位後清除髖臼內的碎骨或骨水泥塊。

7.股骨頭復位後,伸屈髖關節,檢查活動是否受限,大粗隆的尖端與股骨頭的圓心是否在同一水平。用脈衝沖洗沖洗傷口,將負壓引流管置於關節腔低位處。另一端經皮下大腿外側引出,將牽拉關節囊的兩絲線結紮。將後關節囊縫合,外旋肌羣也應縫合,這樣對防止術後脫位作用。縫合肌肉皮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