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白朮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rén shēn bái zhú sǎn

2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2.1 別名

參苓白朮散

2.2 組成

人蔘1錢,白朮1錢,藿香1錢,木香1錢,甘草1錢,白茯苓1錢,乾薑2錢。

2.3 主治

痘泄渴。

2.4 用法用量

生薑1片,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5 製備方法

上銼細。

3 《宣明論》卷十二

3.1 組成

人蔘半兩,白朮半兩,茯苓半兩,甘草半兩,橘皮半兩,葛根半兩,澤瀉半兩,滑石半兩,藿香半兩。

3.2 主治

中寒痞悶急痛寒溼相搏,吐瀉腹痛

3.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煎至6分,溫服

3.4 加減

妊娠,加蒼朮3、5片,熱服

3.5 製備方法

上爲末。

4 《衛生總微》卷十

4.1 組成

厚朴(去粗皮,生薑制)2兩,人蔘去蘆)1兩,白朮1兩,半夏(湯洗7次)1兩,陳皮(去白)1兩。

4.2 主治

胃氣不和,吐逆不思乳食;亦治霍亂吐逆。

4.3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水1小盞,加生薑2片,煎至6分,去滓溫服

4.4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5 普濟方》卷三九五

5.1 組成

白朮去蘆)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人蔘去蘆)半兩,木香半兩,藿香葉半兩,幹葛(銼)半兩,滑石(膩白者)6錢,甘草(炙)3錢。

5.2 主治

小兒嘔吐泄瀉口乾脣燥,煩渴引飲,小便赤澀

5.3 用法用量

每服1-2錢,百沸湯調下;或生薑湯亦可;煎服更妙。

5.4 加減

嘔吐,加丁香2錢。

5.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6 《宣明論》卷十一

6.1 組成

人蔘3錢,白朮7錢,薄荷半兩,縮砂仁3錢,生地黃半兩,茯苓(去皮)半兩,甘草半兩,黃芩1錢,滑石3兩,藿香3錢半,石膏1兩。

6.2 主治

遍身燥溼相搏,玄府緻密,遂令忪悸發渴,飲食減少,不爲肌膚。

6.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煎至6分,食前去滓溫服。日進2-3服。

6.4 製備方法

上爲末。

7 片玉痘疹》卷十

7.1 組成

人蔘白朮白茯苓甘草桔梗薏苡仁

7.2 主治

痘證收靨後,宜常服調理。

7.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8 萬氏女科》卷二

8.1 組成

人蔘1錢,白朮1錢,白茯1錢,炙草1錢,藿香5分,木香2錢5分,乾薑2錢5分。

8.2 主治

妊娠久瀉大渴。

8.3 用法用量

作大劑,水煎,頻頻與之,以代湯水。

9 《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9.1 組成

人蔘白朮茯苓豬苓澤瀉蒼朮陳皮甘草砂仁當歸木香香薷厚朴

9.2 主治

妊娠泄瀉者,由胃有宿冷,飲食不節:或下焦虛寒命門火衰;或冷食停飲留滯腸胃;或脾土虛弱,不能運化,加以寒、風、暑、溼乘之,使水道不通,米穀不運,清氣在下,濁氣在上,腸鳴腹痛泄瀉不止。久則面黃,肌肉消瘦,食少,胎氣不安。

9.3 加減

或加肉果,佐木香理氣而溫三焦

9.4 各家論述

是方四君補土以固本;陳、樸、香、砂行氣溫中;二術滲溼壯土;豬、澤、香薷行水止瀉;少加當歸之潤以養血,不致太燥耳。土爲萬物之母,髒病則腑亦病,未有瀉而胃仍旺者。況妊娠之胎,全賴血養。血者,水谷之精也。脾土受傷,不能生血養胎,必有腰痠腹痛胎氣急墜之患。初起1-2劑,樸、陳、砂、藿或可爲溫中消食之助,至於豬、澤、香薷行水太過,則腎氣走泄,胎元受傷矣。當用參、術大劑,助脾扶胃,則胎自安。

10 全生指迷方》卷四

10.1 組成

白朮1兩,人蔘半兩,丁香1分,甘草(炙)1分。

10.2 主治

妊娠惡阻,惡聞食臭,但嗜一物,或大吐,時吐清水

10.3 用法用量

每服3錢,水1盞,加生薑3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10.4 製備方法

上爲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