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枳術湯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ī wèi zhǐ shù tāng

2 概述

七味枳術湯爲方名,出自《重訂通俗傷寒論》方。其組成爲枳實一錢,炒白朮神曲、炒麥芽各三錢,茯苓二兩,赤小豆車前子各一兩。主治溼痰夾氣阻滯胸腹而致的痰脹,腹脹輕減而喘腫未除者。

4 組成

枳實1錢(拌抄生曬術3錢),六神曲3錢,炒麥芽3錢。

枳實一錢,炒白朮神曲、炒麥芽各三錢,茯苓二兩,赤小豆車前子各一兩[1]

5 功效

培元利水。

6 主治

痰脹經逐水後,以此湯善其後,以杜復發。

主治溼痰夾氣阻滯胸腹而致的痰脹,腹脹輕減而喘腫未除者[1]

7 用法用量

先用浙茯苓3兩、杜赤豆1兩,車前草1兩,煎湯代水,將上藥煎就,調服天1丸。

茯苓赤小豆車前子三味煎湯代水,再煎餘藥服[1]

8 摘錄

重訂通俗傷寒論》方

9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0.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