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盲·肝氣鬱結證

中醫證名 曈神疾病 中醫學 青盲 中醫眼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īng máng ·gān qì yù jié zhèng

2 英文參考

blue blindness with liver qi stagnation pattern[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青盲·肝氣鬱結證(blue blindness with liver qi stagnation pattern)是指肝鬱氣滯,以初起視物模糊,視界中央陰影遮擋,其後日漸加重而失明,視乳頭色淡或蒼白,頭暈目脹,急躁易怒,心煩鬱悶,口苦咽乾舌紅苔薄,脈弦數爲常見症的青盲證候[1]

青盲·肝氣鬱結證(blue blindness with liver qi stagnation pattern)是指肝鬱氣滯,以初起視物模糊,視界中央陰影遮擋,其後日漸加重而失明,視乳頭色淡或蒼白,頭暈目脹,急躁易怒,心煩鬱悶,口苦咽乾舌紅苔薄,脈弦數爲常見症的青盲證候[1]

4 症狀

青盲·肝氣鬱結證患者目視不明,眼底有視神經萎縮之病變,患者情志不舒,頭暈目脹,口苦脅痛,脈弦細數。[2]

5 證候分析

怒傷肝氣機失調,氣滯血瘀脈道不利,玄府閉阻,神光不得發越,以致目視不明,眼底則見視神經萎縮之病變。肝氣上逆,則頭暈目脹。肝氣失和,經脈不利,故脅痛脈弦。氣鬱化熱口苦,脈兼細數。[2]

6 青盲·肝氣鬱結證的治療

6.1 治法

青盲·肝氣鬱結證治宜清熱疏肝行氣活血[2]

6.2 方藥治療

青盲·肝氣鬱結證可用丹梔逍遙散[備註]丹梔逍遙散(《和劑局方》):柴胡當歸白芍藥茯苓白朮甘草薄荷生薑丹皮梔子加減治療:原方清熱疏肝,理脾和營,若加香附鬱金川芎,則可增強行氣活血通絡的作用。鬱熱不重者,方中酌減丹皮梔子[2]

7 關於青盲

青盲(blue blindness;optic atrophy[3])爲病證名[4][5]。病名首見於《神農本草經》,其後文獻多有記載,但以《證治準繩·七竅門》爲詳。是指以眼外觀端好,而視力漸降至失明爲主要表現的眼病[5]。本病可從視瞻昏渺高風內障青風內障瞳神疾病演變而來,亦可由其他全身性疾病或頭眼外傷引起[5]

青盲類似於西醫的視神經萎縮[5][5]

詳見青盲條。

8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廖品正.中醫眼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121-123.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83.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10.

治療青盲·肝氣鬱結證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