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qingkailing oral liqui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qingkailing koufuye[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
清開靈口服液爲中成藥,主要成分爲膽酸、珍珠母、豬去氧膽酸、梔子、水牛角、板藍根、黃芩苷、金銀花[1]。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功效。用於外感風熱時毒、火毒內盛所致高熱不退、煩躁不安、咽喉腫痛、舌質紅絳、苔黃、脈數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胃、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急性氣管炎、高熱等病症屬上述證候者。
4 清開靈口服液的功效與主治
清開靈口服液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功效,用於外感風熱時毒,火毒內盛所致高熱不退,煩躁不安,咽喉腫痛,舌質紅絳,苔黃,脈數者[2]。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急性氣管炎,高熱等病證見上述症狀者[2]。
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用於外感風熱時毒、火毒內盛所致高熱不退、煩躁不安、咽喉腫痛、舌質紅絳、苔黃、脈數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胃、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急性氣管炎、高熱等病症屬上述證候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5 清開靈口服液藥典標準
5.1 品名
Qingkailing Koufuye
5.2 處方
膽酸、珍珠母、豬去氧膽酸、梔子、水牛角、板藍根、黃芩苷、金銀花
5.3 製法
以上八味,水牛角磨粉;板藍根、梔子、金銀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爲1.15~1.20( 50℃)的清膏,放冷,加乙醇適量,靜置,濾過,回收乙醇,加水適量,靜置。將水牛角粉、珍珠母加硫酸適量,水解,濾過,濾液用15%氫氧化鈣溶液調節pH值至4,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爲1.05~1.10(50℃),放冷,加乙醇適量,靜置,濾過,回收乙醇,加水適量,靜置。膽酸、豬去氧膽酸加乙醇適量使溶解。將上述藥材提取液與水解液合併,混勻,加至膽酸、豬去氧膽酸乙醇液中,加乙醇適量,靜置,濾過,濾液回收乙醇,加水適量,靜置,加入黃芩苷,調節pH值使溶解,加入矯味劑適量並加水至1000ml,用氫氧化鈉調節pH值至7.2~7.5,攪勻,靜置,濾過,即得。
5.4 性狀
本品爲棕紅色的液體;味甜、微苦。
5.5 鑑別
(1)取本品5ml,蒸乾,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膽酸對照品、豬去氧膽酸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醋酸(20:25:6:4)的上層溶液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2)取本品10ml,濃縮至2ml,通過D101型大孔吸附樹脂柱(內徑爲1cm,柱高爲10cm),以水100ml洗脫,棄去水液,再用70%乙醇50ml洗脫,收集洗脫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梔子苷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3)取本品10ml,加稀鹽酸0.5ml,用乙酸乙酯20ml振搖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金銀花對照藥材0.5g,加水30ml,加熱煮沸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約10ml,加稀鹽酸0.5ml,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三氯甲烷-甲醇-甲酸(8:2:0.5)爲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5.6 檢查
5.6.1 相對密度
應不低於1.02(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Ⅶ A)。
5.6.2 pH值
應爲6.0~7.8(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Ⅶ G)。
5.6.3 其他
應符合合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J)。
5.7 含量測定
5.7.1 膽酸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5.7.1.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水-磷酸(35:65:0.1)爲流動相;柱溫40℃;檢測波長爲192nm。理論板數按膽酸峯計算應不低於5000。
5.7.1.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膽酸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60%乙腈製成每1ml中含1mg的溶液,即得。
5.7.1.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精密量取本品10ml,加乙酸乙酯20ml與稀鹽酸0.5ml,振搖提取,分取乙酸乙酯液,水液再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3次(20ml,15ml,15ml),合併乙酸乙酯液,蒸乾,殘渣加60%乙腈適量使溶解,並轉移至25ml量瓶中,用60%乙腈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5.7.1.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膽酸(C24H40O5)應爲1.50~3.50mg。
5.7.2 梔子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5.7.2.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水(10:9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38nm。理論板數按梔子苷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5.7.2.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梔子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甲醇製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5.7.2.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精密量取本品20ml,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磷酸溶液(1→3)1ml,混勻,置2~10℃放置1小時,取出,放至室溫,離心(轉速每分鐘3000轉)20分鐘,精密量取上清液5ml,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5.7.2.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梔子以梔子苷(C17H24O10)計,不得少於0.20mg。
5.7.3 黃芩苷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5.7.3.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四氫呋喃-甲醇-0.055%磷酸溶液(10:40:60)爲流動相;檢測波長爲278nm。理論板數按黃芩苷峯計算應不低於4500。
5.7.3.2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黃芩苷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70%乙醇製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5.7.3.3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精密量取本品1ml,置離心管中,滴加6mol/L鹽酸溶液1滴,攪勻,離心(轉速爲每分鐘4000轉)至澄清,棄去上清液,沉澱加70%乙醇適量,置水浴(70℃)中振搖使溶解,轉移至50ml量瓶中,放冷,用70%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l,置5ml量瓶中,用70%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5.7.3.4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黃芩苷(C21H18O11)不得少於3.5mg。
5.7.4 總氮量
精密量取本品3ml,置250ml凱氏燒瓶中,加硫酸鉀(或無水硫酸鈉)-硫酸錒(10:1)0.5g、硫酸5ml,加熱至溶液近無色,放冷,轉移至25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5ml,加入蒸餾瓶C中,照氮測定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L第二法)測定,即得。
本品每1ml含總氮(N)應爲2.2~3.0mg。
5.8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用於外感風熱時毒、火毒內盛所致高熱不退、煩躁不安、咽喉腫痛、舌質紅絳、苔黃、脈數者;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胃、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急性氣管炎、高熱等病症屬上述證候者。
5.9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20~30ml, -日2次;兒童酌減。
5.10 注意
5.11 規格
每支裝10ml
5.12 貯藏
密封。
5.13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