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註解
氣功仿生工程是運用現代電子技術模擬、記錄氣功師所發放的外氣(能量和信息),以製成系列用於醫療和氣功科研的儀器的工程。氣功仿生工程是中醫經絡學、氣功學和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是氣功科學化的重要標誌。
最早進行這項研究的是張惠民,他於1979年1月用陶瓷結合金片製成作紅外輻射源,並採用低頻機械調製,製成“電子氣功治療儀”(遠紅外信息治療儀),用於高血壓等多種疾病治療,同時王延綜等製成“SE-403型氣功紅外信息治療儀”,用於治療冠心病等。
1980年間,顧涵森等製成“SM-01型生命信息模擬儀”,具有遠紅外輻射、靜電、磁場、微電流和高頻電磁波五種信息,用於治療高血壓、腰腿痛等;曹建等製成MXZ-792型氣功模擬信息治療儀,採用磁帶記錄技術採集氣功師發放的信息,使模擬更加逼真。
1980年9月,錢存澤等製成“人體場輻射儀”,由十幾家醫院用於多種疾患的治療,l985年6月,通過上海市衛生局和高教局組織的鑑定,並更名爲“遠紅外氣功信息治療儀”,該儀器先後獲得第二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牌獎(1986年)和南斯拉夫國際博覽會榮譽獎(19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