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和散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qié hé sǎn

2 攝生衆妙方》卷五

2.1 方名

茄和散

2.2 組成

枇杷葉去毛薑汁炙)1兩,白茯苓(去皮)1兩,砂仁(去皮)1兩,薏苡仁(炒)1兩,丁香1兩,白豆蔻(去皮)1兩,人蔘去蘆)1兩,白朮(炒)2兩,桑白皮(炒)5錢,沉香5錢,五味子5錢,檳榔(炒)2錢半,青皮(去白)2錢半,谷芽(炒)2錢半,藿香2錢半,杜仲(去皮,姜、酒塗炙)2錢半,隨風子2錢半,石斛(酒炒)2錢半,大腹子2錢半,陳皮(去白)2錢半,神曲(炒)2錢半,木香7分半,甘草(炙)1兩5錢。

2.3 主治

脾胃不和,胸膈痞悶,氣逆生痰,不進飲食,五噎五膈

2.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鍾,加生薑3片,大棗1個,煎至7分,去滓溫服

2.5 加減

五噎,加幹柿餅1枚;膈氣吐逆,加韭白3寸,大棗5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