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萬應丸

中醫學 方劑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píng ān wàn yìng wán

2 概述

平安萬應丸方劑名,出自《增廣驗方新編》卷五方[1]

3 組成

茅蒼朮(米泔水浸)三兩,丁香六錢,麝香三錢,蟾酥一兩,炒甘草二兩四錢,大黃六兩,天麻麻黃雄黃硃砂各三兩六錢[1]

4 製法

上藥爲細末,糯米漿爲丸,梧桐子大,硃砂爲衣[1]

5 用法用量

每服三丸[1]

6 功能主治

主治瀉痢(開水送下);寒暑痧脹頭眩腹痛(放舌上,候微麻,嚥下);受暑受寒,痧脹重者,絞腸腹痛,心口閉悶,不省人事(用三丸研細,吹入鼻中,再以三丸放舌上,少頃,溫水送下);中寒中暑痧脹吐瀉,手足厥冷(先以三丸研末,吹入鼻中,再以三丸放舌上,候微麻嚥下);感冒風寒噁心頭痛,或肚腹飽脹,及風痰諸證(以三丸放舌上,微麻嚥下);感受山嵐瘴氣,或夏季空腹觸受穢氣(口含三丸);胃脘氣痛,膨脹噎膈(以三丸放舌上,微麻嚥下);癰疽疔瘡,蛇蠍諸蟲咬傷(以數丸研末,酒調敷患處);小兒急驚風牙關緊閉(以四、五丸研末,吹入鼻中,隨以三丸,溫水調灌);氣厥痰厥(以數丸研末,吹入鼻中,並溫水灌服)[1]

7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5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