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火

藥捻灸 鍼灸學 灸法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péng lái huǒ

2 概述

蓬萊火藥捻灸之一。見《本草綱目拾遺·卷二》,蓬萊火,以“西黃雄黃乳香沒藥丁香麝香火硝各等份,去西黃硼砂草烏皆可。用紫綿紙裹藥末,捻作條,如官香粗,以緊實爲要。治病,剪二、三分長一段,以糉黏黏肉上,點着。”“治風痹瘰癧,俱按患處灸,水脹膈氣胃氣,按穴灸。”[1]

3 《綱目拾遺》卷二引《家傳醫要》

3.1 方名

蓬萊火

3.2 組成

西黃雄黃乳香沒藥丁香麝香火消等分

3.3 主治

風痹,跌撲,瘰癧水脹膈氣胃氣

3.4 用法用量

用時剪2-3分長一段,以糉粘粘肉上點著,不過3次,即除根。若點穴不愈,灸至藥盡,皮肉發爆,病即立愈。每次3壯,重者不過3次,即除根,不復再發。

3.5 加減

西黃,加硼砂草烏,皆可。

3.6 製備方法

上爲末,用紫棉紙裹藥末,捻作條,如宮香粗,以緊實力要。

3.7 用藥禁忌

灸後忌豬肉,待瘡平復再食。

4 參考資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701.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