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醫大辭典》·牛舌草
牛舌草爲中藥名,出自陸璣《詩疏》,爲《四聲本草》記載的車前草之別名[1]。
3.1 別名
蟾蜍草、牛舌草、田菠草、打官司草、蝦蟆衣、車輪菜、豬耳草[2]
3.2 來源及產地
車前科植物車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車前P.depressa Willd.的全草[2]。我國大部分地區有產[2]。
3.3 性味
甘,寒[2]。
3.4 功能主治
1.治小便不利,淋濁帶下,尿血,黃疸,水腫,熱痢,泄瀉,目赤腫痛,高血壓病,氣管炎,百日咳[2]。煎服:9~15g[2]。
2.鮮葉搗汁含漱治喉痹,乳蛾,搗敷治金瘡血出不止,瘡瘍潰爛[2]。
3.5 化學成分
車前全草含車前草苷A、B、C、D、E、F,大車前苷,車前苷,車前黃銅苷,及桃葉珊瑚苷等[2]。
3.6 藥理作用
桃葉珊瑚苷可能是其利尿成分,它還能引起小鼠瀉下;並促進尿酸排泄[2]。車前苷能促進支氣管黏液分泌,並有止咳作用;還能增強腸管、子宮的運動,毒性很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