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陰道炎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niàn zhū jūn xìng yīn dào yán

2 註解

念珠菌性陰道炎是一種常見的陰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臨牀表現主要爲外陰搔癢和白帶增多呈白色稠厚豆渣樣。 本病發病率僅次於滴蟲性陰道炎。最適於念珠菌繁殖的PH值爲5.5 ̄6.5,當陰道糖原增多,酸度增加時,即迅速繁殖引起炎症,故多見於孕婦、糖尿病病人及接受大量雌激素者,如長期應用抗菌素,改變了陰道微生物之間的相互抑制關係,亦易使念珠菌得以繁殖而引起感染。念珠菌可存在於人的口腔腸道陰道粘膜上而不引起症狀,這三個部位的念珠菌可互相傳染,當局部環境條件適合時易發病。本病有特效的治療藥物方法治癒率高,反覆發作者主要是不注意衛生,未實行鞏固治療所致。因此,欲治癒本病,注意衛生,臨牀治癒後再鞏固治療2療程及已婚者對方有症狀應同時治療是關鍵

3 臨牀表現

1.外陰奇癢、灼痛。還可有尿頻,尿痛及性交痛。

2.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豆渣樣或白膜狀。

3.陰道粘膜充血,表面可有不易剝離的白色片狀薄膜。

4 診斷依據

1.外陰奇癢,白帶呈白色稠厚豆渣樣。

2.陰道粘膜紅腫,嚴重的形成淺潰瘍

3.陰道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念珠菌。

5 治療原則

1.消除病因,如有糖尿病,應積極治療,及時停用抗生素激素

2.注意個人衛生,治癒不用公共浴盆及坐廁,外陰洗滌用具及襯褲應予隔離及煮沸(10 ̄15分鐘)消毒。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

3.改變陰道酸鹼度,造成不利於念珠菌生長的條件。

4.局部應用殺菌劑

5.頑固病例,注意有無滴蟲合併感染,或伴糖尿病,或合併腸道念珠菌感染

6.男方亦應檢查,並同時治療。

6 用藥原則

1.單純陰道局部感染,以局部應用1%碳酸氫鈉溶液沖洗,置制酶菌素爲主;

2.如合併腸道念珠菌感染,除局部用藥外,應同時口服制酶菌素片,以殺滅腸道念珠菌。

3.反覆發作,頑固病例,如合併滴蟲、淋菌、支原體、底原體感染,應同時分別應用相應殺滅該微生物藥物

7 輔助檢查

1.對初次發病,白帶呈典型稠厚豆渣樣者,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爲主;

2.對反覆發作、頑固病例,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A”、“B”或“C”。

8 療效評價

1.治癒症狀體徵消失,連續3次月經後查陰道分泌物,均未找到念珠菌。

2.未愈:症狀體徵未改善,陰道分泌物仍存念珠菌。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