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 中藥學
nèi zhì sǎn
內炙散爲方劑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方[1]。
茴香、藿香、丁香皮、熟地黃、肉桂(去粗皮)各一兩半,炙甘草、山藥、當歸、白朮、白芷各八兩,藁本、炮姜、川芎、黃芪各二兩,木香一兩,陳皮(去白)四兩,白芍藥十兩[1]。
上藥爲細末[1]。
每服三錢,加生薑三片,艾葉一團,水煎,食前空腹熱服,或溫酒調下[1]。
主治婦人崩漏虛憊,腹脅㽲痛,腰疼,氣逆嘔吐;寒冷結聚,月經不調,塊硬刺痛;腸鳴瀉痢,氣滿堅脹;頻產血衰,顏色青黃;或下血墮胎,頭疼腦暈,體虛多汗;惡露不淨,惡血上心,悶絕昏迷,手足逆冷等症;並治男子虛冷氣利,心腹疼痛[1]。
若產後下血過多,加蒲黃;惡露不快,加當歸、紅花;水瀉,加肉豆蔻末;嘔吐,加藿香、生薑;上熱下冷,加荊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