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麻醉
局麻。
7 手術步驟、術中注意事項
1.切口 在內踝的前一方,作一與靜脈走行方向平行或垂直的切口,長約2cm,切皮時不要過分用力,以免切傷靜脈[圖1 ⑴]。
2.分離靜脈 切開皮膚後,用止血鉗沿血管走行方向分離皮下組織,找出靜脈,分離出約1cm長後,用止血鉗挑起。在嚴重休克、脫水的病人,靜脈多已萎癟而不易辨認,或因切口不當或因分離過深而不易找到靜脈,此時可適當擴大切口,在內踝邊緣仔細尋找[圖1 ⑵]。
3.結紮靜脈遠端 挑起靜脈後,用止血鉗在靜脈後面引過一段絲線,結紮靜脈遠端,用同法將另一段絲線引過近端暫不結紮[圖1 ⑶]。注意要將靜脈周圍組織剝離乾淨,以免結紮與之並行的隱神經,而引起術後局部長期疼痛。
4.剪開靜脈 牽拉靜脈遠端結紮線,提起靜脈並稍微拉緊,用銳利小剪刀在該結紮線近側約1cm處斜行剪開靜脈壁1/3~1/2。要小心,切勿剪斷血管[圖1 ⑷]。
5.插管 左手提起遠端結紮線,右手將粗細合適的塑料管或膠皮管的管端垂直對準靜脈切口,輕輕插入靜脈腔內,使管端抵達血管對側壁,然後順勢沿對側管壁將管端向上滑進近端靜脈管內[圖1 ⑸]。一般插入6~7cm深。也可用靜脈切開針頭插入。插管時動作要輕巧準確,以免撕破或拉斷靜脈或將導管插入靜脈管壁的夾層中。若出現上述情況則擴大切口,在原靜脈切口的近心端另作切口,重新插管。若靜脈壁已癟縮,導管不能插進時,可用微型止血鉗輕輕提起血管切口的上緣,張開切口後,再行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