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癰·溼熱下注證

囊癰 中醫男科 中醫證名 男性前陰病 中醫學 中醫外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náng yōng ·shī rè xià zhù zhèng

2 英文參考

scrot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diffusing downwar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囊癰·溼熱下注證(scrotal absces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diffusing downward)是指溼熱下注,以陰囊紅腫焮熱,墜脹疼痛拒按,釀膿時局部脹痛、跳痛,指壓有應指感,伴發熱口乾喜冷飲,小便赤熱,舌質紅,舌苔黃膩或黃燥,脈弦數或緊數爲常見症的囊癰證候[1]

4 症狀

囊癰·溼熱下注證患者陰囊紅腫掀熱,墜脹疼痛拒按,腹股溝暑核腫痛,釀膿時局部脹痛、跳痛,陰囊有局竈隆起,指壓有波動感;可伴有發熱口乾喜冷飲,小便赤熱;舌紅,苔黃膩或黃燥,脈弦數或緊數。

5 辨證分析

肝經溼熱下注陰囊,蘊阻經絡氣血不暢,故陰囊紅腫掀熱,墜脹疼痛拒按肝經股陰,故腹股溝饕核腫痛;熱盛肉腐,故局部釀膿,而見陰囊局竈隆起,指壓有波動感;熱爲陽邪,易傷津液,故見全身發熱口乾喜冷飲;溼熱擾及膀胱氣化失常,故小便赤熱;舌紅、苔黃膩或黃燥、脈弦數或緊數爲溼熱下注之象。

7 方藥治療

囊癰·溼熱下注證可用龍膽瀉肝湯瀉熱湯加減。已成膿者,加天花粉皁角刺穿山甲託毒排膿。

8 關於囊癰

囊癰(scrotal abscess[2])爲病名[3]。出《外科理例》卷三。又名腎囊癰[3]。是指發生陰囊部位的癰[3]。爲急性化膿性疾病。以陰囊紅腫疼痛寒熱交作爲主要表現[3]。繼則皮緊光亮,形如瓢狀,痛劇。

外科大成》:“夫囊癰者,陰囊紅腫熱痛也。”

囊癰相當於西醫的陰囊膿腫陰囊蜂窩織炎[3]

詳見囊癰條。

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93.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