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má huáng zhī zǐ tāng
麻黃(去根節)半兩,梔子仁7枚,甘草(炙)3分。
上各銼細。
陰黃。病人寒熱並十指疼痛,鼻中煤生。
用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後分2次溫服。服藥前宜先烙上脘穴,更灸20壯,次烙氣海、下廉、內乳等穴,不愈,灸氣海、天窗100壯。
《聖濟總錄》卷六十一
麻黃、黃芩、石膏、連翹、蟬蛻、黑梔、川連、紅花、力子、甘草。
麻疹標閉,火毒內鬱,煩躁,或出或不出。
便結,加大黃。
《麻症集成》卷三
麻黃梔子湯
麻黃(去節)1兩,山梔子仁半兩,鱉甲(去裙襴,醋炙)1兩,雄鼠糞(炒)3-7粒。
傷寒愈後,因飲食動作致勞復如初。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蔥白5寸,豉100粒,同煎至8分,去滓,食後溫服。良久,喫蔥豉粥,衣被蓋覆取汗。
上爲粗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