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猴病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lǜ hóu bìng

2 英文參考

African hemerrhagic fever

green monkey disease

Marburg virus disease

4 疾病概述

較明顯的可能是瑪爾伯格病毒。瑪爾伯格病毒也叫綠猴病,其特徵是高燒、出疹、吐血、嚴重下痢。它得名的由來是它在德國的瑪爾伯格(後來屬南斯拉夫的貝爾格萊德,使好幾位實驗室工作人員喪失了生命。在電子顯微鏡下,瑪爾伯格病毒一點也不像其他人類或動物的病毒。人類的病毒通常是小而圓,或顯橢圓形的微生物,而瑪爾伯格病毒則是長長的蛇形,帶着奇怪的環圈和捲曲。由於它的外形如此恃異,有 些人便推測說它是外星球上來的。

5 疾病描述

本症亦稱Marburg病毒病和非洲出血熱。

6 症狀體徵

潛伏期3~9d,突然發病,初起有頭痛發熱結膜炎嘔吐腹瀉肌肉痛等全身症狀,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在發病5~7d,在臀、軀幹、四肢出現散在毛囊性紅色丘疹,後成爲斑丘疹並互相融合,嚴重者皮損呈瀰漫性紅斑,常呈出血性,急性發熱期持續2周,約1/3病人於第7~17d因心肌炎、腎功能衰竭及累及肝、胰、中樞神經系統而死亡。倖存者,在發疹16d後皮疹消退,常有脫屑,尤以掌、蹠及四肢末端脫屑較劇,頰粘膜可見有深紅色小點,軟齶發生水皰扁桃體腫大,血象中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血清丙氨酸氨基移換酶明顯升高,在血、咽部分泌物可分離病毒

7 疾病病因

病原體系Marburg病毒及與它形態相同的ebala病毒,而此兩種病皆來自非洲,故又稱非洲出血熱。現認爲此類病毒均屬於蟲媒病毒,通過與病猴接觸而傳染於人。

8 治療方案

病毒性出血熱目前均無特效治療方法,對大多數出血熱病人,早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治療,可獲得較好的療效。應積極合理地對症處理,對確有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時,應爭取儘可能早期進行抗凝治療。此外,尚應積極預防及治療休克、大出血、腎功能衰竭、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9 相關出處

現代皮膚病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