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學 中醫學 刺法灸法學 拔罐療法
liú guàn fǎ
retaining the cup[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cup retaining[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留罐(retaining the cup cup retaining)是拔罐法的一種[1]。又稱坐罐法[1][2]。指拔罐後將罐留置一定時間[3]。
拔罐後,讓火罐留在吸着的穴位上不去動它[3]。使淺層皮膚和肌肉吸入罐內,輕者皮膚潮紅,重者皮下瘀血紫黑[3]。一般留置10~15分鐘爲度[3]。
留罐中,據病情需要,可於皮膚垂直方向有節奏地輕提輕按(—提一按)罐體,或頻頻震顫罐具或搖晃罐體,或緩緩於水平方向順時針與逆時針交替轉動罐體[3]。以增強刺激,提高治療效果,但手法宜輕柔,以免肌膚疼痛或罐具脫落[3]。
留罐時司視拔罐反應與體質而定,肌膚反應明顯、年老者與兒童留罐時司不宜過長[3]。夏季或皮膚較嫩的部位留罐時間同樣不宜過長,否則皮膚上會出現水泡[4][4]。
留罐法對鎮痛效果較好[4]。此法多用於深部組織損傷、頸肩腰腿痛、關節病變以及臨牀各科多種疾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