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藥部頒標準
2.1 拼音名
Kangfu Ding
2.2 標準編號
WS3-B-2785-97
2.3 處方
2.4 製法
以上三味,百部、辣蓼粉碎成粗粉,混勻,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 滲漉法(附錄Ⅰ O),用75%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以每分鐘1~3ml的速度滲 漉,收集初漉液850ml,另器保存;收集續濾液至流出液無色,回收乙醇並濃縮至稠 膏狀,與初漉液混勻,調節含醇量爲50%,並使成1000ml,加入1%活性炭,攪勻, 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加入薄荷腦及植物香精10~ 20g,攪拌使溶解,灌裝,即 得。
2.5 性狀
本品爲綠色或橙黃色的澄清液體;氣芳香。
2.6 鑑別
(1)取本品10ml,用氫氧化銨試液調至鹼性,用氯仿提取2次,每次5ml, 合併氯仿液,蒸乾,殘渣用稀鹽酸4ml溶解,分置3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碘化鉍鉀試 液、碘化汞鉀試液和硅鎢酸試液,三管均生成沉澱。
(2)取本品1滴點於濾紙上,待幹後在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斑點顯亮藍色 熒光。
2.7 檢查
乙醇量 應爲45~55%(附錄Ⅸ M)。 總固體 精密吸取本品10ml,置乾燥至恆重的蒸發皿中,於水浴上蒸乾,於105℃幹 燥3小時,移至乾燥器中,冷卻30分鐘,迅速精密稱定重量,遺留殘渣不得少於3.0 %。 其他 應符合酊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Ⅰ N)。
2.8 功能與主治
潤膚止癢,殺蟲去臭。用於各種皮膚瘙癢、溼疹、神經性皮炎等 皮膚瘙癢症。
2.9 用法與用量
外用。噴於患處,每次適量,一日數次。
2.10 貯藏
密閉,置陰涼處。
安徽省藥品檢驗所 起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