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參考
Nine Sages Powder[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4 九聖散藥典標準
4.1 品名
Jiusheng San
4.2 處方
蒼朮150g、黃柏200g、紫蘇葉200g、苦杏仁400g、薄荷200g、乳香120g、沒藥120g、輕粉50g、紅粉50g
4.3 製法
以上九味,除輕粉、紅粉外,其餘蒼朮等七味粉碎成細粉;將輕粉、紅粉分別水飛成極細粉,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絹篩(不得用金屬篩),混勻,即得。
4.4 性狀
本品爲棕黃色至淺棕色的粉末;氣清香。
4.5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則團塊無色或淡黃色,表面及周圍擴散出衆多細小顆粒,久置溶化(乳香)。葉肉組織中有細小草酸鈣簇晶,直徑4~8μm(紫蘇葉)。草酸鈣針晶細小,長10~32μm,不規則地充塞於薄壁細胞中(蒼朮)。纖維束鮮黃色,周圍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含晶細胞的壁木化增厚(黃柏)。石細胞橙黃色,貝殼狀,壁較厚,較寬一邊紋孔明顯(苦杏仁)。
4.6 檢查
應符合散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Ⅰ B)。
4.7 功能與主治
解毒消腫,燥溼止癢。用於溼毒瘀阻肌膚所致的溼瘡、臁瘡、黃水瘡,症見皮膚溼爛、潰瘍、滲出膿水。
4.8 用法與用量
4.9 注意
不可內服。
4.10 貯藏
密閉,防潮。
4.11 版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5 《中藥製劑手冊》方之九聖散
5.1 別名
5.2 處方
蒼朮45g,黃柏、蘇葉、薄荷各60g,杏仁.120g,乳香、沒藥各36g,輕粉、紅升丹各15g。[1]
5.3 製法
爲細末[1]
5.4 用法用量
5.5 功能主治
6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方之九聖散
6.1 別名
6.2 組成
薄荷16兩,蘇葉8兩,黃柏12兩,蒼朮16兩,防風16兩,杏仁炭8兩,甘草8兩,青黛4兩2錢。
6.3 功效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九聖散具有消腫祛溼,解毒止痛之功效。
6.4 主治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之九聖散主治各種溼瘡,黃水瘡,潰爛流膿流水,疼癢不止。
6.5 用法用量
用花椒油調敷患處。
6.6 製備方法
7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之九聖散
7.1 組成
蒼朮1兩5錢,黃柏2兩,蘇葉2兩,杏仁(去皮)4兩,生乳香1兩2錢,生沒藥1兩2錢,薄荷2兩(共爲細粉),輕粉5錢,紅粉5錢。
7.2 功效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之九聖散具有消腫滲溼,解毒止痛之功效。
7.3 主治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天津方)之九聖散主治各種溼瘡,臁瘡、腳氣、黃水瘡,紅腫潰爛,流膿流水,疼癢不止。
7.4 用法用量
用花椒油調均,敷患處。
7.5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和勻,2錢重裝袋。
8 參考資料
-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