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第二章 精神藥品的生產
第四條 精神藥品由國家指導定的生產單位按計劃生產,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精神藥品的生產活動。
精神藥品的原料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製劑的生產單位,由衛生部會同國家醫藥管理局確定。
第二類精神藥品製劑的生產單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同級醫藥管理部門確定。
第五條 精神藥品的原料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製劑的年度生產計劃,由衛生部會同國家醫藥管理局聯合下達。
第二類精神藥品製劑的年度生產計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同級醫藥管理部門聯合下達。
第六條 精神藥品的原料和製劑,按國家計劃調撥,生產單位不得自行銷售。
第七條 精神藥品的原料和製劑的生產單位必須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設立原料和製劑的專用倉庫,並指定專人管理;建立生產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制度,按季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和同級醫藥管理部門,並報衛生部和國家醫藥管理局備案。在生產精神藥品的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必須妥善處理,不得污染環境。
5 第三章 精神藥品的供應
第八條 精神藥品的原料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製劑,由衛生部會同國家醫藥管理局指定的經營單位統一調撥或者收購;第二類精神藥品製劑,由縣以上衛生行政會同同級醫藥管理部門指定的經營單位經營,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經營。
第九條 精神藥品的原料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製劑的供應計劃,由衛生部會同國家醫藥管理局,根據省、自治區、直轄市醫藥管理部門提出的計劃,綜合平衡後與生產計劃一併下達。第二類精神藥品製劑的供應計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同級醫藥管理部門聯合下達。
第十條 第一類精神藥品只限供應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單位使用,不得在醫藥門市部零售。第二類精神藥品可供各醫療單位使用,醫藥門市部應當憑蓋有醫療單位公章的醫生處方零售。處方應留存兩年備查。
醫療單位購買第一類精神藥品,需持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轉發的《精神藥品購用卡》在指定的經營單位購買。《精神藥品購用卡》由衛生部統一制定。
6 第四章 精神藥品的運輸
第十二條 生產單位和供應單位託運精神藥品(包括郵寄),應當在貸物的運單上,寫明該精神藥品的具體名稱,並在發貨人記事欄內加蓋"精神藥品專用章",憑此辦理運輸手續。
第十三條 運輸單位承運精神藥品,必須加強管理,及時運輸,縮短在車站、碼頭、機場存放時間。鐵路運輸不得使用敞車,水路運輸不得配裝倔面,公路運輸應當苫蓋嚴密,捆紮牢固。
7 第五章 精神藥品的使用
第十五條 醫生應當根據醫療需要合理使用精神藥品,嚴禁濫用。除特殊需要外,第一類精神藥品的處方,每次不超過3日常用量,第二類精神藥品的處方,每次不超過7日常用量。處方應當留存兩年備查。
第十六條 精神藥品的處方必須載明患者姓名、年齡、性別、藥品名稱、劑量、用法等。精神藥品的經營單位和醫療單位對精神藥品的購買證明、處方不得塗改。
第十七條 精神藥品的經營單位和醫療單位應當建立精神藥品收支帳目,按季度盤點,做到賬物相符,發現問題應當立即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查處。
8 第六章 精神藥品的進出品
第十八條 精神藥品的進出口業務由對外經濟貿易部指定的單位按照國家有關對外貿易的規定辦理。精神藥品進出口的年度計劃應當報衛生部審批。
第十九條 因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需要進口精神藥品的,應報衛生部審查批准,發給《精神藥品進出口准許證》後,方可申請辦理進口手續。
第二十條 出口精神藥品、應當向衛生部提出申請,並交驗進口國家政府主管簽發的進口許可證,經衛生部審查批准,發給《精神藥品出口准許證》後,方可辦理出口手續。
第二十一條 精神藥品的進口、出口准許證由衛生部統一印製。
9 第六章 罰則
第二十二條 凡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行爲之一的,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沒收全部精神藥品和非法收入,並視情節輕重,給予非法所得金額5至10倍的罰款,停業整頓,吊銷《藥品生產企業許可證》、《藥品經營企業許可證》、《製劑許可證》的處罰;
(一)擅自生產精神藥品或者改變生產計劃,增加精神藥品品種的;
(二)擅自經營精神藥品的;
(四)將獸用精神藥品供人使用的;
(五)未經批准擅自進口、出口精神藥品的。
第二十三條 對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爲他人開具不符合規定的處方,或者爲自己開具處方,騙取、濫用精神藥品的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
第二十四條 凡違反本辦法的規定,製造、運輸、販賣精神藥品,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15日內,向作出處理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複議。上一級機關應在接到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答覆。對答覆不服的,可在接到答覆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對處罰決定不服而逾期又不起訴的,原處理機關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