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皮穿刺球囊導管血管成形術治療Budd-Chiari綜合徵

手術 疾病 醫療技術名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īng pí chuān cì qiú náng dǎo guǎn xuè guǎn chéng xíng shù zhì liáo Budd-Chiari zōng hé zhēng

3 適應

柏-查(Budd-Chiari)綜合徵臨牀上並非少見,日本和南非等國報告較多,我國山東、河南等省的一些地區發病率也相對較高。該綜合徵是因各種原因造成肝靜脈段下腔靜脈和/或肝靜脈的狹窄或閉塞,導致下腔靜脈和/或肝靜脈迴流障礙,進而繼發門靜脈高壓和下肢靜脈瘀血等一系列臨牀症狀

傳統治療方法主要是外科手術,例如經右心房手指破膜術、隔膜切開術和下腔靜脈-右心房轉流術等等。手術操作複雜,損傷大,其治療效果並不十分令人滿意,並且常合併較嚴重的併發症。近年來,隨着以經皮穿刺球囊導管血管成形術(PTA)的發展,應用PTA治療柏-查綜合徵已在國內外受到廣泛重視。雖然現有的文獻尚未有關於其療效的大樣本病例報道,但PTA對大部分病例的療效是肯定的,而且沒有出現過嚴重的併發症。此方法簡便、可行、安全,如果出現術後復發還可重複使用。有關的新進展包括應用激光血管成形術血管內金屬支撐器治療柏-查綜合徵,這些方法對治療節段阻塞和預防術後復發有其獨到的優越性。這裏僅重點介紹帶囊導管下腔靜脈成形術

4 禁忌

沒有絕對的禁忌證。造影發現有下腔靜脈血栓者,應避免作PTA治療,以防止發生血栓脫落造成肺動脈栓塞

5 準備

1.病人準備  一般性準備項目與動脈系統PTA治療前常規準備相同。術前1至2天開始服用阿司匹林0.3g,每天2次;潘生丁50mg,每天3次。

2.器械準備

(1)常規下腔靜脈造影器械。

(2)破膜用帶套管長穿刺針(也可用0.035英尺直徑導引鋼絲尾端硬頭代替)。

(3)根據病變相鄰部位正常的下腔靜脈直徑選擇囊徑18~25mm的雙腔球囊導管,球囊長度4~8cm,也可選用3或4支囊徑5~8mm的帶囊導管。

6 方法

1.經皮穿刺球囊導管血管成形術治療方法  雙向下腔靜脈造影後經股靜脈插入帶囊導管,導管前端抵達阻塞隔膜的中心點,用帶套管的穿刺針或0.035英尺直徑導引鋼絲尾端硬頭在透視監視下,向下腔靜脈阻塞近端方向穿刺破膜。將球囊導管順導絲穿過阻塞段,球囊兩端金屬標記跨越在阻塞段兩端。固定導管,退出穿刺針或硬頭導絲,先試注射少量造影劑以證實導管位置,經導管內注入肝素4000U。在透視下手推10ml注射器膨脹球囊對下腔靜脈進行擴張。使用與欲成形的血管直徑一致的大囊導管,囊徑爲20mm左右,可間斷擴張3~4次,每次球囊膨脹時間約10~20秒。若使用5~8mm球囊導管,在第一次擴張後同側和對側股靜脈再插入2~3條相同的帶囊導管,同時擴張3~4次。擴張完畢後換入多側孔造影導管行下腔靜脈造影,並在病變遠近端測壓,瞭解治療效果。拔出球囊導管前要儘可能吸癟球囊,退管時緩慢旋轉,避免對股靜脈造成過大損傷

2.術後處理

(1)穿刺部位充分壓迫止血後送回病房

(2)術後持續服用阿司匹林潘生丁等抗血小板凝聚藥物,一般認爲需服用3~6個月。

(3)隨訪觀察患者術後症狀、體徵消失情況及實驗室肝、腎功能等變化。

(4)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測定和血管造影檢查,觀察腔靜脈血流通暢情況。

7 注意事項

1.帶囊導管通過狹窄段血管腔時動作要十分輕柔,避免暴力使血管壁穿破。如果大直徑帶囊導管進入破膜位置有困難,可先應用較小直徑帶囊導管通過阻塞段擴張破膜,隨後換入大直徑帶囊導管擴張。

2.帶囊導管的直徑不能超過鄰近狹窄段正常血管的最大內徑。

3.膨脹球時避免過度充盈造成球囊破裂。

4.術後併發症及處理

一般無嚴重的併發症發生。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包括穿刺局部出血、血栓脫落栓塞、導管穿破血管壁和球囊過度膨脹破裂等,通常很少需要外科手術方法處理。

治療經皮穿刺球囊導管血管成形術治療Budd-Chiari綜合徵的穴位

查看更多

經皮穿刺球囊導管血管成形術治療Budd-Chiari綜合徵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經皮穿刺球囊導管血管成形術治療Budd-Chiari綜合徵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