痙病·瘀血內阻證

中醫診斷學 中醫內科學 中醫證名 中醫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ìng bìng ·yū xuè nèi zǔ zhèng

2 英文參考

convulsive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internal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

3 註解

痙病·瘀血內阻證(convulsive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internal blockade of static blood[1])是指瘀血內阻經絡,以項背強直,頭痛如刺,形瘦神疲四肢抽搐,舌紫暗,邊有瘀斑,脈沉細澀等爲常見症的痙病證候[1]

4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治療痙病·瘀血內阻證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痙病·瘀血內阻證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