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別名
部分斷腱術;肌腱邊緣切開術;partial tenotomy;marginal myotomy
7 概述
肌腱延長術也稱部分斷腱術或肌腱邊緣切開術(partialtenotomy of marginal myotomy)。系在肌腱或前部肌肉之兩側緣行部分切開,因肌肉本身的收縮力,將切口拉開而使肌肉延長,達到減弱該肌力量的目的。此手術的優點爲不需眼肌縫線,簡單易行。
肌腱延長術是用於直肌的一種減弱術,在肌腱或肌肉的兩側緣或同央作部分切開,利用肌肉自身的張力產生收縮,將切口拉開,使肌肉延長。肌肉延長的程度與切口的長度和數目有關。
Helveston(1977)曾在離體兔眼上作試驗,研究各種不同的邊緣切開術可產生的肌腱-肌肉延長量。他發現作雙側80%的部分重疊的邊緣切開術(圖1,C、D),可以使肌肉明顯延長;不完全,不重疊的多數邊緣切開術(圖1,E、F),基本不引起肌肉延長;一箇中央的肌腱切開(圖1,A)也不延長肌肉;兩個不完全的邊緣切開合並80%的中央肌腱切開術(圖1,B)可產生中度延長。
![]() |
圖1 |
8 適應證
肌腱延長術適用於:
1.已施行過徙後術的直肌,仍矯正不足者。
2.與直肌徙後術同時進行,適用於斜度較大的病例。
3.鞏膜太薄,徙後肌肉新附着點處固定縫合困難,易於穿通鞏膜時,可用本手術。
4.病眼曾做過視網膜脫離手術,此次需減弱該肌,但欲徙後新附着點處有植入物或環紮帶時。
5.斜度較小的病例。
10 麻醉
同直肌徙後術。
11 手術步驟
結膜切口方法同一般斜視手術。分離球結膜、Tenons囊、暴露眼外肌,用斜視鉤提起肌肉,剪開球筋膜並分離節制韌帶。Graefe和Stevens法是在肌腱中間切開一小口(50%~80%),此法延長效果有關。O'coner法在前者的基礎上又在肌腱兩側各剪一小口,使延長效果加強。Blaskovics主張肌腱兩側各切一口,這種切口的效果與切口的長度有關,如果前部切口過於靠近肌腱附着點,則肌腱延長後可能產生旋轉作用,對有雙眼視的患者可引起複視。爲此一般主張多作幾個短的切口要比兩個長的切口更爲安全。在行切開前先用止血鉗鉗住兩個擬作切口處的肌肉再行切開,以防止出血,先切開後邊的切口,後切開前邊的切口,這樣較爲方便。這種術式大約可矯正15~20斜視度(單眼一根肌肉切開)。直肌邊緣切開術的近期效果明顯,但遠期效果明顯減退。邊緣切開法也可以與後徙術同時合併施行。
肌腱延長術有多種方法,但較有效及常用的爲:①肌腱或前部肌肉兩側交錯各剪斷肌肉寬度的80%;②肌腱兩側對應各剪斷肌肉寬度的40%;③中央部斷肌腱寬度的80%;④肌腱兩側L形重迭切開術。茲介紹前一種方法的步驟。
1.採用角膜緣切口常規切開球結膜,分離眼球筋膜,鉤出直肌,切斷節制韌帶及肌間膜,暴露直肌。
2.用2把止血鉗,相距3~4mm,各從直肌對側緣進入直肌80%寬度並夾住(圖8.4.1.2-1)。
3.先移去後部的止血鉗,用剪刀剪斷原止血鉗夾住的部位(圖8.4.1.2-2)可以減少出血。
4.再移去靠近肌肉附着點的止血鉗,用剪刀在該處剪開(圖8.4.1.2-3)。
5.壓迫止血後,可見眼肌已延長減弱(圖8.4.1.2-4)。
6.縫合球結膜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