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註解
介入手術(interventional operation)是利用超聲、計算機斷層掃描(CT)、核磁共振(MRI)、X射線、腹腔鏡等現代醫學影像導向技術,對病變所在器官和組織進行定向手術,以達診斷和治療目的。目前該法已成爲綜合治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於其具有微創傷、定位準確、安全有效及併發症少等優點,近20年發展迅速。一般分爲血管性介入手術及非血管性介入手術兩大類別。
血管介入性手術由Seldinger於1953年創立。根據置管位置不同分爲三種類型:亞選擇性——插至腹主動脈;選擇性——插至腹主動脈一級分支;超選擇性——插至腹主動脈二級或更小的分支。該手術創傷小,操作簡便,介入部位準確,使一些不能手術的病人獲得治療機會,簡化了外科手術。主要包括:血管造影、血管栓塞、血管成形灌注化療、引流及活組織檢查等。
隨着醫學生物技術研究的不斷進步,婦科惡性腫瘤的治療手段也不斷豐富。腫瘤介入手術,由於其微創性,定位準確,安全有效及併發症少等諸多優點,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DSA)、B超、CT、MRI等現代影像設備的應用及介入器械的不斷研製更新前提下,近20年來,介入手術迅速發展使其更爲方便和安全有效,不但提高療效也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