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jiā wèi dāng guī bǔ xuè tāng
炙耆1兩,黨蔘(去蘆,米炒)4錢,當歸3錢,乾薑(炒)2錢,附子(制)3錢。
胞衣下後,血脫而暈,眼閉口開,手足厥冷者。
《不知醫必要》卷四
黃耆5錢,當歸3錢,炙草錢半,防風錢半(鹽水炒),羌活錢半(砂糖炒),竹瀝1杯(衝),薑汁1杯(衝)。
產後去血過多,筋無血養,攣急發痙,脈浮軟者。
水煎去滓,衝2汁溫服。
產後血虛,不能榮養經絡,而邪乘虛襲,故筋脈孿急而發痙焉,謂之虛痙。黃耆補虛生血,當歸養血榮經,防風率領黃耆以益衛氣,羌活統運炙甘草益胃氣,以振運行之力,竹瀝、薑汁活絡行經,以除虛痙也。俾氣能生血,則血液內充,而虛風自散,筋脈攣急自舒,何患虛痙之不退哉!此補氣以統運營血之劑,爲產後虛風發痙之專方。
《醫略六書》卷二十
當歸身5錢(炒),炙耆5錢,黨蔘5錢,烏梅5個(去核)。
產後大汗。
當歸、黃耆、羌活、甘草、荊芥、防風。
一切去血過多,筋無所養,致肢攣口噤如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