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頸及肩胛盂骨折

肩部損傷 四肢損傷 骨科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jiān jiǎ jǐng jí jiān jiǎ yú gǔ zhé

2 英文參考

fracture of scapular neck and glenoid cavity

3 概述

肩胛骨前後均爲肌肉包繞,骨折較爲少見,約佔全身骨折的0.2%左右,且多發生肩胛骨體部和頸部,常爲多發傷的一部分。

肩胛頸及肩胛盂骨折多由間接暴力引起。即跌倒時肩部外側着地,或手掌撐地,暴力經肱骨傳導衝擊肩胛盂或頸造成骨折;亦可由火器傷直接致傷。關節肩胛頸骨折多爲斜形,或互相嵌插,移位多不顯著,關節肩胛骨折常爲盂的部分骨折或粉碎性骨折肩胛頸位於關節盂的內側,與肩胛岡根部相移行,具有維持關節盂正常位置和傳導應力的作用。當肩胛頸骨折移位時,關節盂正常角度和位置發生了變化,如果肩胛骨骨折骨折畸形癒合,前傾角或後傾角超過正常範圍,盂肱關節可出現不穩定脫位

肩胛盂或頸骨折外觀多無明顯畸形,易於漏診。檢查肩部及腋窩部腫脹、壓痛,活動肩關節疼痛增重,骨折嚴重移位者可有肩部塌陷,肩峯隆起呈方肩畸形,猶如肩關節脫位的外形,但傷肢無外展、內收、彈性固定情況,且肩關節尚可活動

一般無明顯移位或移位不大的肩胛頸骨折,不需行手法整復,可用三角巾懸吊傷肢,儘早做傷肢功能鍛鍊。嚴重移位的肩胛頸骨折,可在局麻下,牽引手法整復,再用外展架固定4周;或使傷員臥牀牽引,將傷肢外展及外旋70º,牽引重量2.5~4kg,爭取於2~3天達到骨折端整復,再持續牽引3~4周後,改用三角巾懸吊傷肢,做傷肢功能鍛鍊;手法整復或牽引無效,肩胛頸、肩胛骨折移位明顯,可手術治療。

肩胛頸及肩胛盂骨折一般預後較佳,惟關節面恢復不良而影響關節活動,多需採取手術等補救性措施。

5 英文名稱

fracture of scapular neck and glenoid cavity

7 ICD號

S42.1

9 病機

跌倒時肩部外側着地,或手掌撐地,暴力經肱骨傳導衝擊肩胛盂或頸造成骨折;亦可由火器傷直接致傷。關節肩胛頸骨折多爲斜形,或互相嵌插,移位多不顯著,關節肩胛骨折常爲盂的部分骨折或粉碎性骨折肩胛頸位於關節盂的內側,與肩胛岡根部相移行,具有維持關節盂正常位置和傳導應力的作用。當肩胛頸骨折移位時,關節盂正常角度和位置發生了變化,如果肩胛骨骨折骨折畸形癒合,前傾角或後傾角超過正常範圍,盂肱關節可出現不穩定脫位

10 肩胛頸及肩胛盂骨折的臨牀表現

肩胛盂或頸骨折外觀多無明顯畸形,易於漏診。檢查肩部及腋窩部腫脹、壓痛,活動肩關節疼痛增重,骨折嚴重移位者可有肩部塌陷,肩峯隆起呈方肩畸形,猶如肩關節脫位的外形,但傷肢無外展、內收、彈性固定情況,且肩關節尚可活動

11 輔助檢查

X線檢查即可排除肩關節脫位,確診。CT掃描和CT三維結構重建肩胛頸、肩胛骨折可清晰顯示,對骨折塊移位情況進行量化。

12 肩胛頸及肩胛盂骨折的診斷

12.1 外傷

一般均較明顯,應詳細詢問。

12.2 臨牀症狀特點

檢查肩部及腋窩部腫脹、壓痛、活動肩關節疼痛加重,骨折嚴重移位者可有肩部塌陷,呈“方肩”畸形,但並非有關節脫位

12.3 影像檢查

常規X線平片多可顯示骨折線,對X線顯示不清者,可行CT掃描檢查或加照斜位片。

13 鑑別診斷

肩胛頸及肩胛盂骨折嚴重移位者,出現方肩,需與肩關節脫位鑑別,此時傷肢無外展、彈性固定情況。

14 肩胛頸及肩胛盂骨折的治療

一般無明顯移位或移位不大的肩胛頸骨折,不需行手法整復,可用三角巾懸吊傷肢,儘早做傷肢功能鍛鍊。嚴重移位的肩胛頸骨折,可在局麻下,牽引手法整復,再用外展架固定4周;或使傷員臥牀牽引,將傷肢外展及外旋70º,牽引重量2.5~4kg,爭取於2~3天達到骨折端整復,再持續牽引3~4周後,改用三角巾懸吊傷肢,做傷肢功能鍛鍊;手法整復或牽引無效,肩胛頸、肩胛骨折移位明顯,可手術治療。

15 預後

肩胛頸及肩胛盂骨折一般較佳,惟關節面恢復不良而影響關節活動,多需採取手術等補救性措施。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