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分類類型
屬
7 豇豆花葉病毒屬成員
種 | 型 |
安第斯馬鈴薯斑駁病毒(Andean potato mottle virus ) | |
菜豆莢斑駁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 | 菜豆莢斑駁病毒-肯塔基G7株(Bean pod mottle virus-KentuckyG7) |
菜豆莢斑駁病毒-K-霍普金斯1株(Bean pod mottle virus-K-Hopkins1) | |
菜豆莢斑駁病毒-K-漢考克1株(Bean pod mottle virus-K-Hancock1) | |
菜豆粗縮花葉病毒(Bean rugose mosaic virus ) | |
蠶豆雜色病毒(Broad bean stain virus ) | |
蠶豆真花葉病毒(Broad bean true mosaic virus ) | 埃希特蠶豆花葉病毒(Echtes Ackerbohnemosaik virus) |
巢菜病毒1(Vicia virus 1) | |
豇豆花葉病毒 (Cowpea mosaic virus) | 豇豆黃花葉病毒(Cowpea yellow mosaic virus) |
豇豆重型花葉病毒(Cowpea severe mosaic virus) | 阿肯色豇豆花葉病毒(Arkansas cowpea mosaic virus) |
豇豆花葉病毒-重型(Cowpea mosaic virus- severe) | |
豇豆重型花葉病毒-DG株(Cowpea severe mosaic viru-DG) | |
特立尼達豇豆花葉病毒(Trinidad cowpea mosaic virus) | |
大豆屬花葉病毒(Glycine mosaic virus) | |
豌豆綠斑駁病毒(Pea green mottle virus) | |
豌豆輕型花葉病毒(Pea mild mosaic virus) | |
鶉豌豆花葉病毒(Quail pea mosaic virus) | 菜豆捲縮矮化花葉病毒(Bean curly dwarf mosaic virus) |
蘿蔔花葉病毒 (Radish mosaic virus ) | 蘿蔔母系花葉病毒(Radish enation mosaic virus) |
紅三葉草斑駁病毒(Red clover mottle virus ) | 紅三葉草斑駁病毒-S(Red clover mottle virus -S) |
南瓜花葉病毒(Squash mosaic virus ) | 葫蘆環紋花葉病毒(Cucurbit ring mosaic virus) |
香瓜花葉病毒(Muskmelon mosaic virus) | |
南瓜花葉病毒-Arizona株(Squash mosaic virus-Arizona) | |
南瓜花葉病毒-Kimble株(Squash mosaic virus-Kimble) | |
南瓜花葉病毒-Y株(Squash mosaic virus-Y) | |
塊根落葵C病毒(Ullucus virus C ) |
8 豇豆花葉病毒屬基本特性
豇豆花葉病毒屬病毒粒子爲等徑粒體病毒(多面體),直徑28nm,無包膜,有60個蛋白結構亞基。病毒主要侵染豆科植物,由甲蟲傳播,可種傳,易機械摩擦傳播。病毒粒體球狀20面體,三種成分沉降係數分別是58S、98S、118S。
豇豆花葉病毒CPMV在純化時可形成3組分,在電鏡下經負染可同時看到3種類型的病毒粒子,第一種B粒子包含RNA1,第二種M粒子包含RNA2,第三種T粒子爲不含核酸的空病毒粒子。RNA1爲5.9kb,RNA2爲3.5kb。兩個RNA的5’端均連接有小的VPg蛋白,3’端有polyA尾。病毒粒子外殼由60個拷貝的大蛋白亞基和小蛋白亞基構成。RNA1和RNA2都是單一長度ORF,由單一ORF首先編碼合成一個多蛋白,再經過RNA1編碼的蛋白酶切割和加工,生成不同大小的蛋白產物。就RNA1而言,它編碼的200kD蛋白經切割後可形成24kD蛋白酶、32kD蛋白、VPg和複製酶(110kD),24kD蛋白直接參與切割,32kD蛋白可能對這一切割過程行使調節。在自然狀況下,病毒主要通過金龜子傳播,或者通過植物種子傳遞給下一代。病毒感染後,當大量子代病毒粒子在感染細胞內形成時,完整的病毒粒子通過胞間連絲以及RNA翻譯合成的48Kd/58kD蛋白質形成形成小管,能在鄰近的細胞之間進行運動和擴散,從而感染鄰近的健康細胞。病毒主要感染豆科植物,花葉和斑駁是主要症狀,但不產生環斑。地理分佈主要是尼日利亞、肯尼亞、蘇里南、古巴和美國等。我國報道的有豇豆花葉病毒、蠶豆真花葉病毒、蠶豆雜色病毒和南瓜花葉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