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家韭子丸
2.1 處方
家韭子180克(炒)鹿茸l20克(酥炙)蓯蓉(酒浸)牛膝(酒浸)熟地黃 當歸各60克 巴戟(去心)菟絲子(酒浸)各45克 杜仲(去皮,銼,制炒絲斷)石斛(去苗)桂心 乾薑(炮)各30克
2.2 製法
上藥爲末,酒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2.3 功能主治
補腎助陽,攝精止遺。治腎陽不足,精關不固,遺尿,遺精,小便白濁。
2.4 用法用量
每服50~100丸。空腹時用鹽湯或溫酒下。
2.5 摘錄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
3 《醫略六書》卷二十五:家韭子丸
3.1 處方
韭子3兩(炒),鹿茸3兩(酥炙),蓯蓉3兩(酒洗),熟地5兩,當歸2兩,菟絲3兩(餅),萸肉3兩,巴戟3兩(炒),杜仲3兩(炒),肉桂1兩半(去皮),乾薑1兩半(炒)。
3.2 製法
上爲末,陳酒糊丸。
3.3 功能主治
3.4 用法用量
每服3-5錢,淡鹽湯送下。
3.5 各家論述
腎臟虛寒,真陽不祕,故閉藏失職,遺溺不止。韭子壯真陽以溫腎,鹿茸補腎臟以壯陽,巴戟溫腎髒以祛寒溼,蓯蓉潤腎臟以溫精血,熟地填補真陰,肉桂溫暖真陽,萸肉澀精祕氣,當歸養血營經,杜仲補腎臟以作強,予姜暖胃氣以散寒冷,菟絲填補腎臟也。陳酒丸,鹽湯下,俾腎臟充足,則真陽祕密,而寒邪自散,水府蓄泄有權,安有溲溺遺失之患乎!
3.6 摘錄
《醫略六書》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