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疳·肺經鬱火證

中醫證名 中醫學 火疳 中醫眼科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uǒ gān ·fèi jīng yù huǒ zhèng

2 英文參考

fire gan with pattern of fire stagnation in lung channel[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定義

火疳·肺經鬱火證(fire gan with pattern of fire stagnation in lung channel)是指肺經鬱火,以發病稍緩,患眼疼痛羞明欲閉,白睛局部紫紅色結節隆起,觸之痛甚,伴口乾咽痛咳嗽便祕舌質紅,苔薄黃,脈數爲常見症的火疳證候[1]

4 症狀

火疳·肺經鬱火證發病稍緩,患者患眼疼痛羞明欲閉,白睛局部紫紅色結節隆起及自覺症狀均輕,觸之痛甚,伴口乾咽痛咳嗽便祕舌質紅,苔薄黃,脈數[2][2]

5 證候分析

白睛氣輪,肺之所屬。今肺熱亢盛,氣機不利,氣不行血,故氣血滯留,久而成瘀,混結而成爲紫紅色結節;肺與大腸表裏肺熱傷津,故腸燥便祕;熱壅於肺,咽喉不利,故致咽痛咳嗽等。[2]

7 方藥治療

火疳·肺經鬱火證可用瀉白散加減治療:方中桑白皮瀉肺止咳地骨皮桑白皮瀉肺中伏火,使肺氣清肅下降;粳米甘草養胃和中,以免傷肺氣。可加葶藶子杏仁增強瀉肺之功;牛蒡子連翹、浙貝清熱散結;紅花活血化瘀,散結消滯。[2]

8 關於火疳

火疳(fire gan)爲病名[3]。見《證治準繩·雜病》。又名火瘍(見清·黃庭鏡《目經大成》卷二)。是指以白睛裏層呈侷限性紫紅色結節隆起,觸之疼痛白睛紅赤爲主要表現的眼病[3]。一般病程較長,且易反覆,失治可波及黑睛黃仁,甚至可造成失明,故當重視治療。

火疳類似西醫的鞏膜炎[3]

詳見火疳條。

9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2. ^ [2] 廖品正.中醫眼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80-82.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77.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