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註解
灰色系統理論是研究灰色系統的特性和規律的新興學科。現代系統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華中理工大學鄧聚龍創立,他於1981年在《含未知參數系統的控制問題》一文中首次提出“灰色系統”概念,1985年出版的《灰色系統》一書從理論上作了系統闡述。灰色系統是指既含有已知信息又含有未知或未確知信息的系統。它是對控制論的“灰箱”概念的發展。灰色系統理論研究灰色系統的分析,建模、預測、決策、控制,爲此進一步提出了灰元、灰數、灰關係等概念,和灰色方程、灰色矩陣等方法。從定量描述的角度,灰色系統可分爲兩類:一類是不具有物理原型的,稱爲本徵性灰系統;另一類是具有物理原型的,是非本徵性灰系統。人體是一種灰色系統,它具有非本徵性,打其物理原型,故西方醫學以解剖學爲基礎運用物理、化學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同時它又有本徵性內容,找不到其物理原型,如中醫研宄的陰陽、藏象、經絡、氣化、虛實、寒熱等。鄧聚龍認爲,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的灰色觀,干支學說是客觀世界灰序化研究的成果,辨證施治是中醫的多目標灰色局勢決策,望聞問切是灰信息的收集,十二經脈是人體的灰色信息結構模型。他把灰色系統理論應用於中醫研究,提出了灰色診斷工程、醫學的灰色動態模型、醫學的灰色局勢決策等理論。灰色系統理論在中醫研究中的運用引起廣泛重視,在其他領域,如農業、工業、交通、氣象、教育、體育等方面都取得一些重要應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