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傷寒

中醫病證名 中醫診斷學 中醫學 中醫辨證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óng yǎn shāng hán

2 概述

紅眼傷寒爲病證名[1]。出清·馬之騏《疹科纂要》。即傷寒谷黍[1]

傷寒谷黍爲病證名[2]。即感受風寒病邪而引起的發斑證[2]。出清·馬之騏《疹科纂要》。又名紅眼傷寒[2]。臨牀以皮膚發斑有色點而無顆粒爲特徵[2]

3 分類

陽毒陰毒之不同[2]

3.1 陰毒·傷寒谷黍

陰毒爲病名[3]。感受疫毒所致的一種病患[3]。《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病脈證治》:“陰毒之爲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其症類似後世所稱之溫疫溫毒發癍,以其面目青身痛,故稱“陰毒[3]

3.2 陽毒·傷寒谷黍

陽毒爲病名[4]。感受疫毒所致的一種病患[4]。《金匱要略·百合狐焫陰陽病脈證治》:“陽毒之爲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本病類似後世所稱之溫疫溫毒發斑,以其面赤而稱“陽毒[4]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68.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8.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41.
  4. ^ [4]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730.

治療紅眼傷寒的穴位

查看更多

治療紅眼傷寒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紅眼傷寒相關藥物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