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陰理脾煎

中醫學 方劑學 方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1 拼音

hé yīn lǐ pí jiān

2 處方

麥冬白芍(炒)、伏龍肝制首烏牛膝、廣皮、茯苓

3 功能主治

胃痛陰火不收,胸中掣痛

4 各家論述

脾有寒溼,肝有燥熱茯苓、廣皮以理脾溼;首烏芍藥以潤肝燥;麥冬滋液,牛膝收陰,伏龍肝祛溼。此方辛不致燥,涼不致寒,滋不致滯。所謂運神奇於平淡也。

5 摘錄

《證因方論集要》卷三引黃錦芳方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